第24章(第3/4页)

应长川蹙眉似是要将自己推开。

而自己则……轻轻拽住应长川的衣袖,一脸严肃地抬眸朝他看去,用尽全力说:“陛,陛下不能赖账。”

前阵子应长川假装遇袭受伤时,不只朝臣没有忍住试图强闯仙游宫。

折柔也小范围侵扰边境,似乎是在试探应长川是否真的如传言中那般受了重伤。

今日定北大将军来找应长川谈的便是这件事。

北地军务复杂,一直到用完午膳定北大将军都没有说完。

怡河修整工作不可再拖。

江玉珣整理完奏章后,便找到了同在行宫的都水使者童海霖。

下午三四点差不多是一天里太阳最烈的时候。

江玉珣并没有和童海霖在屋里谈话,而是拉着他向行宫背后的小山上而去。

——站在这座山的山顶,正好可以俯瞰怡河一角。

还没走多远,童海霖的腿便打起了摆来。

“咳咳咳,江大人您等,等等我,”童海霖一边气喘吁吁地往山上爬,一边说,“……您的想法我已经知道,只是想法归想法,现实归现实。您可知道为怡河截弯取直,不是简单的挖个坑就能好的事?”

见状,江玉珣不由放缓了脚步。

他点头说:“首先要新建堤防,再开挖新河槽,还有河道回填、整地,这些都是最基础的步骤。”

童海霖忍不住抬头向江玉珣看去。

他原本以为江玉珣只是在天子面前随口一说,没有想到对方了解得倒是比自己想得多一点。

说话间,江玉珣不知从哪里拾来一根长长的树枝,在地上画出了怡河大致形状。

停顿几秒后,又用树枝抹除弯道,将剩下的河道连接了起来。

童海霖眼中不由闪过一丝惊艳。

江玉珣一边画一边说:“修整过的河道,只有原有河道的五分之三长。少了这么多河道,对通航和排洪来说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能浇灌的田地面积却大大减少。所以说除了修河道以外,还应配合挖凿灌溉渠。”

童海霖终于忍不住缓缓点头:“江大人所言极是。”

他原本并没有把江玉珣的提议太放在心上,可现在看来……是得重视了。

见童海霖休息得不错,江玉珣又重新迈步向山上而去。

这回没走多远,怡河便出现在了两人眼前。

静如白练的怡河,在远处缓缓转弯向着东南方而去。

从高处可以清晰地看到,怡河拐弯之处正是上游地区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如此看来,江玉珣的建议的确是必要……

童海霖停顿半晌,忍不住扶着膝盖转头对少年说:“江大人的想法已经比较完备,完全可以继续顺着这个思路进行下去,我也给不了您什么帮助。”

山顶上缺少树木遮挡,童海霖头上的汗珠落得愈发快。

见状,江玉珣终于笑着转过了身来:“我知道。”

“啊?那你知道还……”

江玉珣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叫自己爬到山上来!

童海霖一边说话,一边站直身默默地向后退了半步。

……不知怎的,看到江玉珣的表情,他竟然不由自主地生出了一种上了贼船的感觉。

果不其然!

下一刻,江玉珣便凑上前压低了声音说:“童大人,前几年怡河的修整案,是您亲自动笔写的吗。”

江玉珣问这个,难不成是已经知道了什么?

童海霖立刻将视线转到一边,有些慌乱地顾左右而言他道:“咳咳咳,这个…那个……身为都水使者,我需统管河务,平常并没有那么多时间来一字一句的写……但是这个修整案,我也全程盯到了尾的,参与了所有的步骤!”

啧啧,我就知道。

怡河修整案每年都要重新制定,每一次都有大量数据需要测算,制定起来既吃力又不怎么讨好。

……童海霖这么爱偷懒,绝对不会自己上。

前几年的修整案,都是童海霖挂着自己的名字递至御前的。

如今被江玉珣戳破,他当即不停地狡辩起来,转眼已是满头大汗。

末了,终于忍不住心虚道:“江大人您大老远找我到这里来,一定不只是为了这个吧?”

话说到这里,江玉珣终于不再同他客气:“实不相瞒,我想找童大人借一个人。”

此时童海霖已经认命:“大人要找谁?”

江玉珣也不再卖关子:“前几年修整案的真正作者。”

他一边说,一边深深地朝童海霖看去,完全没再给对方留狡辩的余地。

应长川前几年一直忙于征战,并没有时间现场监督怡河加固修整。

但是修整案却是实打实递至御前,由他仔细看过确认无误的。

术业有专攻,江玉珣虽然可以根据后世经验提出修河计划。

但是具体如何拆迁赔偿征地,以及工程造价如何,却不是他一个人能算出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