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3/5页)

可那名男子不仅将羽箭射了出去,甚至于箭矢还稳稳地落在了鲜红的靶心之上。

这箭法未免太过出神入化!

江玉珣不由睁大了眼睛。

“射箭的人是折柔的俘虏,折柔士兵几乎人人都掌握着如此箭法。”应长川开口道。

江玉珣下意识咬了咬唇:“折柔人从小练习骑射,单论此道我大周士兵的确不是他们的对手。”

天子笑了一下,转身隔着漫漫黄沙看向折柔的方向:“不能以己之短克敌之长。”

继不远处的俘虏后,几名不信邪的大周士兵也纷纷在沙尘暴中搭弓射箭。

可是那些箭却无一例外被风吹歪,或是脱靶或是坠在了半路。

几人的脸色当即变差,并不信邪地再次拉弓向前方射去。

作为一名文博行业从业者,江玉珣非常了解各类文物与器物。

但是涉及战争领域,他竟然真的“谨言慎行”了起来。

听了应长川的话,江玉珣下意识问:“那我们应当怎么做?”

黄沙之下,他不由提高了音量。

“折柔人虽有了马镫,但是多年劫掠养成的心态仍没有变化。”

闻言,江玉珣不由轻轻点头。

应长川继续道:“折柔士兵不愿因战争丧命,他们既不敢与我大周战士近身搏斗,也不善于此道。”

又一阵疾风吹过,江玉珣正准备闭眼,却见应长川缓缓侧身替他挡住了这阵风沙。

他下意识向身边的人投去感激的目光,并喃喃道:“折柔人寓兵于牧。他们并不像大周这样练兵,而是直接利用骑射游牧时的经验上战场。”

他们敢搭弓射狼,却不会与狼肉搏。

然而步兵肉搏术却是大周士兵最擅长的进攻方式。

“以往骑兵大多负责突袭、包抄,或是追歼残敌,”应长川一边回忆,一边总结前人经验道,“而往后几年,大周的骑兵便要由辅助应敌,转为直接冲撞敌方的主力军队。”

这也是应长川此次亲自前往北地的目的之一。

他不只是天子,更是大周最高的军事将领。

如此大规模且彻底的军事变革,必须由应长川亲自完成。

应长川的语气仍像以往那般平静,但是烟灰色的眼瞳中却于此刻迸发出了江玉珣从未见过的杀意。

眼前人从容的模样与周围的黄沙,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江玉珣——应长川的天下,是他一刀刀杀出来的。

说完,天子忽然垂眸朝江玉珣看了一眼。

黄沙在他背后弥漫,耳边是猎猎疾风与兵戈相交的砰响。

江玉珣的心,突然在此刻重重地跳了两下。

黄沙吹过,他不由移开视线再一次咳了起来:“咳咳咳……北地虽然不如陛下说的那般苦寒,但是驻守于此的士兵日子仍不怎么好过。等战争结束,定要在这里多种些树。”

闻言,应长川微微扬起唇角:“走吧,回营地。”

“是,陛下。”江玉珣总算松了一口气。

-

校场广阔无边,正是风卷黄沙的好地方。

没走两步,江玉珣的嗓子就发起痒来。

他咳了两下忍不住问身边的人:“陛下不怕这黄沙吗?”

明明都是人,自己已经咳嗽成了这样,应长川竟然还镇定从容。

这人的体质也太变态了吧……

应长川随口道:“前朝驻守泽方郡时,已经适应了这里的气候。”

几年前他刚刚打下烁林国,便被前朝皇帝派去镇守紧邻折柔的泽方郡。

前朝军制混乱,常驻于泽方郡的士兵更是吃不饱、穿不好,每天只管掰着指头数服完兵役回家的日子。

应长川来这里还没多久,就遇到了折柔举兵南下。

按理来说此战必输无疑。

而他非但没有退缩畏敌,甚至还带着这样一群人于深夜反杀了回去,一举剿灭了折柔一支部族。

“这样啊……”

江玉珣一边点头,一边不住想——应长川当时究竟是怎么敢的?

“怎么?”看出他的疑惑,应长川不由停下脚步。

后世许多史学家都猜测过应长川当时的想法。

有人说他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有人说他单纯想与折柔同归于尽。

江玉珣同样好奇这个问题很久。

如今当事人就站在他的面前,哪有不问的道理?

他不由驻足:“陛下当年是如何想的?”

两人正好走到了一架攻城用的巨大冲车下。

风沙全被挡在冲车的背后,没了遮挡视线的黄雾,江玉珣的眼眸在一瞬间变得极亮。

看出他在想什么的应长川轻轻地笑了一下,末了挑眉道:“折柔人与我大周士兵一样,皆为血肉之躯,而非铜筋铁骨。既然他们敢劫掠,我们又为何不能反杀回去?”

狂舞的黄沙印在应长川的眼底。

江玉珣似乎透过这双眼睛,看到了他少年时的狂妄与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