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3/5页)

江玉珣小心翼翼地捧起了茶盏。

前日军医他挑破了手上的水泡,如今他手心还覆着薄薄一层绷带。

茶盏的热气穿过绷带传到了手上。

“草方格”这三个字随之出现在了江玉珣的脑海之中。

他并没有直接点头,而是轻声说:“是有一些头绪,但还要再想想。”

“不急不急!”汤一蒙眼前一亮,“现在要紧的是出使折柔,后面的事情等我们回来之后再想吧!”

“嗯。”江玉珣轻轻笑着朝他点了点头。

战争的爆发不挑时机。

士兵自然要拥有在严酷环境中作战的能力。

但是这并不代表要尽可能地折腾他们。

这几日风沙实在太大,军士们暂时留在帐内没有前往校场。

江玉珣和汤一蒙等人正在帐内最后一次清点送给公主的礼品。

隔壁军帐内的声响,也在这个时候传到了他们的耳边。

说话的百夫长口音有些重,江玉珣听了半晌只懂了几个字。

他忍不住问一旁前来帮忙的士兵:“隔壁的军帐内正在说什么?”

“这个啊,”士兵一边清点草药数目一边对江玉珣说,“这几日军中将士都在学习兵阵之法。那名百夫长正在告诉他们如何排列兵阵,等到风沙停下以后,便要进行实际操练了。”

末了,他又补充道:“这些都是陛下的意思。他说要将‘战阵演习’变为军中常规的训练项目,人人都要掌握。”*

到了军中以后,应长川竟比他在昭都时还要忙碌。

短短几天时间便做出了许多安排。

另一名士兵也跟着补充道:“除此之外还有各兵种的协同配合。”

以往的大周军队以步兵为主。

现在以镇北军为首的队伍,正在逐渐转化为步、骑混合部队。

这绝对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完成的事情。

江玉珣缓缓点头,将这一切记在了心中。

大周军队中法令严明、赏罚具信。

受此影响,将士们的服从性也格外高,这一点与折柔人完全不同。

历史上怡河溃堤后折柔人便瞅准时机大肆南下,完全没有给应长川留练兵的时间。

而如今……江玉珣忽然期待起了这支原本便纪律严明的军队,未来能够成长为什么模样?

他忍不住向外看了一眼。

停顿片刻方才继续手上的工作。

-

傍晚,军帐内。

身着浅灰色劲装的江玉珣,正与一名士兵执剑相立。

“拔剑——”

江玉珣的话音刚落,便有一道银光从面前闪过。

“是,大人!”那士兵随即拔剑朝银刃挡去。

下一刻,两把剑就重重地撞在了一起,发出“砰”的一声脆响。

江玉珣的手被这股力震得麻了一下,但他却只蹙眉并未丢剑。

调整几秒后,便再次握剑劈向对手的脖颈。

现状士兵当即一惊,下意识提剑去挡。

不料就在那把轻剑即将触及他颈边之时,江玉珣竟然调转方向,向着士兵的腹部刺去。

束在头顶的马尾随着江玉珣的动作轻摇。

黑亮的眼眸在瞬间被银光照亮。

他的眉宇似乎也在这一刻变得成熟、凌厉了不少。

江玉珣的力量虽然不大,但是巧劲却找得很好。

不等对方闪躲,他手中未开封的银刃已经抵在了那名士兵的腹间。

若是在战场上,这士兵怕是已被开膛破腹了。

士兵被吓了一跳,他不自觉向后退了两步,手中的剑也在此刻“哐啷”一下摔在了地上。

显然他没有想到表面看着文质彬彬的江玉珣,竟还有这样的本事!

士兵愣了一下不由感慨道:“江大人好剑法!”

“呼……”

江玉珣长舒一口气,扶着膝盖艰难地调整呼吸。

几秒过后,终于笑着把手中长剑放到一边,再向对面陪他练剑的士兵行了一礼:“承让了。”

……

这个冬、春,江玉珣一改往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习惯。

几乎每天早晨他都要抽出最少一个时辰时间,去认真练习剑法。

在应长川这个“严师”时不时的敲打之下。

江玉珣也逐渐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使剑方法。

他身体素质不高,力量并不大,但胜在反应迅速、动作敏捷。

意识到这一点后,江玉珣在练会了基础剑法之后,又找来几本能扬长避短的剑谱学了起来。

方才看到有士兵正在军帐内比试,好奇自己现在水平究竟如何的他,终于没忍住找人比了一场。

随应长川一道来北地的玄印监把水壶交到了江玉珣手中。

一口气喝了大半后,他终于笑着转身向军帐另一边看去。

“陛下,臣刚才的剑法可有什么问题?”

江玉珣嘴上虽这么问,但是眼睛里却是淡淡的欣喜。

帐内的炭火照亮了他的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