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3/5页)

“您尝尝!”邢治随即邀请他坐到桌边,“我这人不善做正事,但若论吃喝一道,整个昭都没有任何人能够与我相比。”

江玉珣在外面跑了一天早就饿了。

他拿起筷子,在邢治期待的注视下夹起一片卤鹅,好奇地送入了口中。

咸香的味道瞬间在唇齿之间化开,惊醒味蕾并化解了疲惫。

江玉珣眼前不由一亮:“好吃!”

这个时代不但食物匮乏,调味料品也不如后世那般丰富。

江玉珣本没有抱太大的期待,没有想到邢治店中的卤味,竟和他印象中的卤制品没有太大差别。

“是吧!”邢治激动道,“这卤料的方子可是我花高价买来的。”

江玉珣好奇道:“从何处买来?之前我怎么从未听说过有如此的美味。”

说着,便又夹起一片切好的卤鸡蛋送入了口中。

“江大人可有听说古‘药食同源’一说?”

江玉珣轻轻点头:“有过。”

华夏是世界上最讲究吃的民族。

不但在意味道,还在意营养,甚至早早就有了“食补”的概念。

“药食同源”说的便是将药物当作食物来吃,同时赋予食物药性。

二者相互结合、相得益彰。

邢治一边用扇子扇风,一边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对江玉珣说:“实不相瞒,这方子是一个郎中的私藏秘方。原本只有他家人与周遭邻居知道,我也是在昭都走街串巷时偶然听说的。”

听到这里,江玉珣彻底服了邢治这个人。

如此的商业与美食嗅觉,他生在古代实在是屈才极了!

江玉珣当即感慨道:“不愧是邢公子!”

“哪里哪里。”邢治忍不住谦虚了起来。

他自小便喜欢这些不入流的东西,之前没少因此而受人白眼。

江玉珣是第一个不嫌弃他,且还真情实感赞赏他的人。

想到这里邢治的话越发多,他不禁献宝似地问:“江大人可能尝出什么原料?”

江玉珣知道卤味最著名的几种原材料,但他还是摇头好奇道:“都有什么?”

邢治掰着指头跟他数道:“主要是八角、草果、桂皮、甘草、花椒和陈皮,这些东西原本都是药材,我从前也没想到竟还能用它们做饭!”

酒肆内堆满了陶制的酒坛,除了最常见的粮食酒外,还有几坛果酒摆在柜上。

除此之外,邢治还准备了用来温酒的陶炉,不过如今正值盛夏,这些东西都被他收了起来。

说话间,店内的伙计已端来一杯果酒放在了桌上。

就连早早告诉自己不要贪杯的江玉珣,也不由跟着邢治一道多喝了几杯。

聊完酒肆开业的事后,江玉珣不禁感慨道:“邢公子如此优秀,未来宗正大人定然会以你为傲。”

邢治叹了一口气:“我爹近来对我的态度是好了一点,但若说‘引以为傲’的话怕是还早呢。”

儿子要打着自己的幌子卖酒、开店,宗正邢历帆自然要多问两句。

为保证计划顺利进行,邢治也向他爹透了几分底,告诉对方自己正与江玉珣合作。

在如今的大周朝堂上,江玉珣的话甚至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天子的意思。

得知此事后,宗正当即不再像过往那般怎么看儿子怎么不顺眼。

但论起“刮目相待”来却还是有些早了。

不过邢治也不急,他喝了一口果酒道:“等未来我将酒卖去折柔,再打听出折柔的密辛,为我大周兵士取胜作出贡献。那个时候我爹怕是要转过头来抱我的大腿了!”

“抱大腿”一词是江玉珣教给邢治的,如今他已运用的极为熟练。

“邢公子说的是!”坐在他对面的江玉珣随之抬手道,“届时整个邢家定会以你为傲。”说完又忍不住喝了一口酒。

江玉珣的语气格外真诚,他比邢治更不适应古代这种“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的风气,并期待未来大周的变化。

邢治挠了挠脑袋,不好意思地端起酒杯道:“喝酒,江大人喝酒!”

“好——”

-

邢治酒肆内的卤味实在是太过美味。

江玉珣不但吃了许多,离开时还带了一些送给了田庄众人与庄有梨他们。

当晚,江玉珣乘坐马车向仙游宫而去。

将要离开田庄时,庄内的家吏柳润连忙上前道:“公子别将这些吃食全都留在家中,也带一些回宫吧!”

说着,就把手里用油纸与荷叶层层包好的卤味塞到了马车之中。

淡淡的咸香自江玉珣手中蔓延至鼻尖。

马车趁着夜色出发,向仙游宫而去。

入夜之后,风也多了一丝凉气。

江玉珣抬手撩开额边的碎发,垂眸看下手中的油纸。

……应长川给我开了那么多回小灶。

我要不要给他回个礼?

不等江玉珣纠结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