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4/5页)

说着他便舒开掌心,把手上的东西露了出来。

前阵子他托管士铭做的就是这个木筒。

上回的折柔之行提醒了他——未来在戈壁荒漠中行军打仗,不但需要“司南”来辨认方向,更需要望远镜提前判断敌情。

望远镜的成像原理非常简单,只要有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直接拿到手中都可以看到远处。

江玉珣上初中的时候就跟着老师一道做过这种实验。

制作它最大的阻碍便是镜片。

大周所处的时代虽然已经有了“玻璃”,但它浑浊、易碎,透明度又很差,只能用来制成杯盏。

为了做出望远镜,江玉珣只得豪掷千金找人用天然水晶磨出镜片。

而后又拜托管士铭和他的家人将镜片嵌入木筒。

这一来二去便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望远镜?”应长川不由将这个词念了一遍,并于同时明白了它的用处。

望远镜这东西在现代寻常得不能再寻常。

但好久没有用过它的江玉珣,还是忍不住将镜片放在眼前再一次朝远处看去。

他轻声道:“望远镜的制作成本虽高,但若能将它配入军中,往后放哨行军将会更加方便。更何况水晶也可由其他物品进行替换。”

大周的玻璃制作水平虽低,但也不是不能进步。

江玉珣从来都没有想过一口气制成现代那般透明、高质量的玻璃,但是稍加改造使其达到“能用”的水平,或许还是可以的。

说完,江玉珣不由凑到应长川的身边,并将手中的东西递到了他的眼前:“陛下,您看看!”

他原以为应长川会抬手接过望远镜,不料天子竟在这个时候弯下腰,借着他的手向远处看去:“好。”

江玉珣紧贴着应长川的那半边身子突然不自在起来。

甚至就连耳根也跟着泛起了红。

应长川的身高摆在那里。

他虽然弯下了腰,但仍不能好好看向前方。

江玉珣只能继续向他靠近,并微微踮起了脚尖配合天子的动作。

乍一眼看去,好似攀在了他的肩上。

可恶,应长川自己没有长手吗!

木筒与水晶制成的望远镜,远重于现代望远镜。

按理来说应该搭在木架上使用。

没举几刻江玉珣的手臂就犯了酸。

他的手不由上下晃动,望远镜也跟着一起摇了起来。

——一半是不由自主,一半是故意使坏。

在他这种现代人看来,这种原始望远镜绝对称不上好用。

江玉珣相信只要自己多摇两下,被晃得眼晕的应长川便会自觉将望远镜接到手中。

但江玉珣竟然忘了一点:应长川的脸皮比他想象中还要厚。

“爱卿别动。”

应长川的声音自江玉珣身边传了过来。

说话间天子终于抬起了手,可他并没有接过望远镜,而是轻轻地扶住了江玉珣晃来晃去的手腕。

江玉珣:……!

温热的指腹正好搭在了他被秋风吹得寒凉的腕间。

连带着脉搏也被困在了应长川的掌心。

江玉珣下意识瑟缩了一下,而应长川则如没有察觉到他的小动作一般垂下眸,顺着水晶目镜看向远方。

天子眼前突然泛起一阵粼光。

……这是城郊不远处的燕衔湖。

虽已有心理准备,但看到眼前这一幕应长川的心间仍不由为之一荡。

北地草木稀疏,沙地一马平川。

此物若是能运用于军事,必将为大周再添优势。

不过瞬间,应长川的心中便已经有了计划。

就在他打算起身将望远镜交还给江玉珣的那一刻,耳边忽然传来一阵清润的声响:“陛下看到什么了?”

江玉珣的声音很轻,如一片雪花毫无预兆地落在了应长川的耳朵上。

……天子忽有些心猿意马。

“看到了燕衔湖,”应长川顿了顿说道,“还有我们住过的那座宫室,与满院的梨花树。”

他触着掌心的脉搏,微阖起眼用轻得不能再轻的声音说:“如今梨花树已经开始落叶,没了初春的风姿,若想去的话还是要等来年……倒是溪水上的烟雾愈发的浓重。”

江玉珣不喜酒,但常常出没于酒坊的他,衣袖上却总是沾着淡淡的酒香。

这香气虽浅,却格外醉人。

“奇怪……”江玉珣有些疑惑地喃喃自语道,“这望远镜怎么可能看到那么远的地方?”

勉强看到燕衔湖水波的应长川忍不住笑了一下。

然而不等他再逗江玉珣两句,身边的人忽然不信邪地说了句:“稍等,臣自己看一眼——”

说着江玉珣便凑上前来,微微用力将镜筒放在了自己的眼前。

一心想要打假的江玉珣,动作幅度稍大了一些。

不等应长川松手站直身,如丝帛一般柔顺的黑发,便在这一刻出现在了他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