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3/5页)

天子也于此时下马缓步走向果园。

见状,众人都跟了下来。

童海霖回答道:“没有,这几日风雪太大,百姓没有棉衣都不敢出门。”

说到这里,他的脸上满是愁意。

这些果树是棱平县百姓最大的经济来源。

前阵子刚下雪的时候,百姓便着急想要出来做些什么。

但无奈于南方百姓压根没有应对此事的经验,且天气过于严寒,官府只得派人守在果园附近,将冒着风雪来此地的百姓通通遣回家中。

寒风吹得果树叶片脱落,树枝也被冰雪压折。

更严重一些的果树直接倒在了地上,看样子是彻底没了生机。

江玉珣上前将叶片上的薄冰揭了下来,直接转身对应长川行了一礼说:“陛下,这些果树必须尽早处理,不然必将全部冻死在今年冬季。”

他的表情格外凝重,配着风雪竟有几分肃杀之气。

应长川的神情也极其严肃:“棉衣预计再有三日便能经辰江全部运至桃延,届时先将其发给驻军,丰岭附近的果园也由驻军统一修整。此事由江尚书全权负责。”

“是,陛下!”江玉珣立刻将他的话应了下来。

此时果园内明明围了几十号人,但是江玉珣和应长川之间却自成结界。

完全不需要第三个人插手,他们便将果园的事定了下来。

听完两人的话后,站在江玉珣身边的童海霖终于忍不住问道:“江大人打算如何处理?”

此行除了年轻官员外,应长川还带了不少农业方面的专才。

不过几人年岁较大,并未与众人一道骑马前往棱平县,如今还在溪口城休息。

不过来到溪口城的第一晚,观察过沿途景象的江玉珣就已经与几人详细交流过当地受灾情况,并定下了初步处理计划。

如今亲眼见到果园受灾情况,这计划便于江玉珣的脑海中清晰了起来。

他忍不住回头看了天子一眼,而一旁的应长川也在此时缓缓点头示意江玉珣继续。

棱平县附近除了眼前这样规模庞大的果园外,还有许多分散在田野角落的小型园地,百姓自家院中也有果树栽种。

士兵不可能顾及每片田地。

届时还需要童海霖这个太守来安排人维护与修整,并将方法推广出去。

因此,江玉珣便直接从身侧抽出银剑向对方演示了起来。

他的动作格外干脆,三两下便将一截枯枝从树上砍了下来:“先要派人修剪冻伤的枝叶,切记要按照‘先轻后重’的顺序,先把那些已经不能再结果,但是还在消耗果蔬营养的枝干断去。接着再找百姓收来秸秆稻草铺在地上,为这些树保温保湿。”

童海霖和其他桃延本地官员连连点头,赶忙仔细将他的话记了下来。

同行的士兵更是目不转睛,生怕自己不小心漏掉什么。

江玉珣吸了吸鼻子将长剑收了回来:“来年春天雪化之后也不用再清理秸秆、稻草,等它们腐烂以后,正好可以为土地增肥。未来冬季就算不下雪,也可以这样做试试。”

此刻,江玉珣的神情极其严肃。

黑亮的眼眸中只剩下漫天的白雪,与眼前被雪花覆盖的果树。

漫天风雪中,包括天子在内的所有人都将视线落在了江玉珣的身上。

他虽年轻,但口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带着令人信服的力量。

说完,江玉珣又看向一旁刚栽下不久的树苗。

这棵果树的树干还不及碗口粗,要不是周围有其他果树为它挡风,恐怕早已被疾风切断。

江玉珣看了它一眼,便对周围人叮嘱道:“像这样比较小的幼苗,要用麻绳还有稻草缠好树干。”

说着,他又蹲下身在果树上比划了起来。

江玉珣方才所说的东西,昨天已经连夜写成奏报送到了天子的手中。

如今应长川既在听他所说的方法,更在注视着眼前的人。

江玉珣的鼻尖被冻得通红,声音也有些沙哑,但是神情却格外专注,完全将风雪抛在了脑后。

说着说着,还不时转身与应长川对视征求他的意见,或是不自觉地朝天子点头。

——江玉珣不知道此刻的自己究竟有多么耀眼。

长长的睫毛与鸦羽般在寒风中扇动。

黑亮的眼眸中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尽是坚定与认真。

他的话语在无意间安抚了惶恐的人心,甚至化解了冬日的严寒。

“……若是有余力的话,再为树根培土防寒,或者在果园附近熏烟驱寒,”说着,江玉珣又忍不住朝应长川看去,并下意识朝他眨了眨眼,“陛下,这样可以吗?”

刹那间,应长川似乎又触到了那柔软的眼睫,想起了他身上淡淡的酒香。

天子的呼吸竟也随之乱了一瞬。

“可以。”他笑了一下,朝江玉珣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