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3/5页)

庄岳生长于前朝,早就习惯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人头税的存在,因此并没有觉得这有何不对:“以人头计税更加简单,用起来也没什么大问题。”

他的语气颇为理所应当。

看出庄岳的疑惑,江玉珣忽然转身摇头道:“但是这对普通百姓与豪强地主而言并不公平,万一后世朝廷开始征收此税,那么势必会出现大批交不起钱的百姓。”*

说白了大周如今安然无恙,靠的就是应长川不征人头重税。

但此事实在是太过依赖统治者的“良心”,在江玉珣来那才是世上最靠不住的东西。

只要税制一天不变,那么危机便一日不除。

“真到了那个地步,他们要不然投奔大户,要不然就会成为流民,”江玉珣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花园中,听上去颇为沉重,“长此以往必将动摇国之根基。*”

他所言并非危言耸听——历史上紧随大周之后的两个朝代的灭亡,都或多或少与税法有关。

江玉珣越说语气越严肃,最后竟吓到了庄岳。

对面的人不由一愣:“你……你容我再想想。”

中午休息的时间不长,原本还在与江玉珣闲话家常的庄岳瞬间安静了下来,并于心中默默计算了起来。

江玉珣也不再多说,而是与庄岳一道缓步向流云殿而去。

论起财税,庄岳以及他手下的任何一个人都比自己专业。

但生长于这个时代的他们,却很难察觉出税法隐藏的巨大问题。

想到这里江玉珣忽然意识到……和庄岳等人一样,应长川同样不知道后世历史。

可他竟然敏锐地意识到了这背后的危机。

这么看来应长川除了会打仗以外,还是很有大局观的。

除此之外,情绪似乎也要稳定一些?

“……贤侄,贤侄?”不知何时,庄岳忽然停下脚步在江玉珣的面前挥起了手,“想什么呢?怎么跑神了?我方才说再过几日便是你伯母的生日,想从你这里预订些好酒呢!”

同时一脸疑惑的向江玉珣看了过去。

“嗯?”江玉珣愣了一下,习惯了说真话的他不自觉道,“我刚刚想起了陛下。”

话音还没落下他便不由一惊,并差点咬到了舌头。

——这是可以说的吗!

江玉珣赶忙清了清嗓子道:“您放心吧,此事我已经记下来了,过几日便直接叫人将酒送到府上。”

“这就好,这就好!”万幸庄岳最近忙得不可开交,还没有意识到江玉珣的话有什么不对,他不由抚须笑道,“身为臣子的,凡事多想天子是好事。”

接着便毫不吝啬地夸奖起了江玉珣来。

而越听江玉珣便越是心虚。

若是放在往常的话他定心无旁骛,但是最近……除了朝政外,他的心中却多了许多乱七八糟的念头。

比如说,江玉珣从前压根不会考虑应长川的“情绪”究竟如何。

开玩笑!雷霆雨露均是天恩。

有哪个当大臣的有心思在意皇帝的情绪?

-

怡河两岸草长莺飞,到了一年之中最好的季节。

但是北地的风雪刚刚过去,一切尚未复苏。

这场“白灾”对折柔的影响比江玉珣原想的还要大。

折柔的元气大伤,一时间自顾不暇竟也无力劫掠。

获得情报之后,大周一方面仍不敢掉以轻心。

而另一方面,帝国的正常运转也没有被此事打断。

如今大周已与克寒正式结盟。

双方贸易往来变得愈发频繁,买卖商品的种类变得更多。

甚至于克寒的主要使臣,也从一开始单纯精通大周语言文化的次嘉,变成了克寒的三王子。

……

“……大周的‘蕴火温室’内除了花卉外,栽种的更多是蔬菜和瓜果,”江玉珣一边说,一边带着克寒三王子若固走出温室之中,“如今怡河两岸的百姓,也开始在自己田地里搭建温室了。”

若固虽然会说大周官话,但仍带着浓重的克寒口音,用词也比较直接简单:“这么看温室很好建?”

说着他便好奇地向江玉珣看了过去。

江玉珣随之点头道:“是的殿下,若您需要的话,此番可以先留克寒的工匠在此学习,往后试着在克寒修建温室。”

见大周没有一点藏着掖着的意思,若固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那就麻烦你们了。”

“殿下客气了。”江玉珣连忙回礼。

克寒人出手极其大方,除了马驹以外更送了不少长成的良马到大周。

大周的骑兵建设进度,也比预想之中快了许多。

他们这样大方,大周自然也不会吝啬。

眼看时间已经不早,江玉珣一边带若固继续参观仙游宫,一边向他提议道:“午膳时间将至,殿下不如先到流云殿去休息片刻,并品尝今年的新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