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3/5页)

可以看到,无论他怎么变换方向,手中罗盘内指针所指的方向永远都是正南。

演示完后,费晋原第一时间把东西交到了天子手中。

同时向当初托人改进它的江玉珣问:“此物可与江大人想的一样?不知还有哪里可以改进?”

在江玉珣看来,眼前的罗盘虽然还有一些简陋,但已经是大周所在的时代能做到的最好的程度。

有了它之后,若是再遇到上次那样的暴风狂沙天气,大周军队也不会再被困死于原地了。

他立刻点头道:“比我想得还要好。”

而应长川也在此时放下罗盘,并朝费晋原轻轻点头。

见状,费晋原当即笑了起来:“我这便去让他们抓紧时间赶制!”

下一刻便拿起罗盘做作势要走。

而听了他的话之后,江玉珣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对费晋原说:“稍等,费大人——”

正在起身的费晋原顿了一下,连忙把视线落回江玉珣的身上:“怎么了江大人?”

理论上讲,身为少府的费晋原仍然是江玉珣的“上司”。

但江玉珣当初选中“尚书令”一职,看中的便是它模糊且可大可小的职权。

如今费晋原早已不再将江玉珣当做下属看待。

他的实权已隐约超过了“九卿”。

江玉珣朝费晋原笑了一下,并将视线落在简易罗盘之上轻声说:“参与制作此物者定要厚赏,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把他们的名字记下来,再刻在所制之物上……对了,若是方便的话,可否将这名单也给我一份?”

他的语气无比郑重。

停顿几息,费晋原便明白了江玉珣的意思。

他下意识朝天子看去,便见应长川正轻轻地朝自己点头。

江玉珣刚才说的事虽然不大,但越过天子提出要求却怎么都有些……不太恰当。

可是流云殿上的两人,似乎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费晋原的儿子不久之前也随天子一道去了桃延郡。

想起儿子说的某些事,他的心中忽然生出了些许的古怪……

不会真是那样吧?

“好!”费晋原缓缓起身,他有些别扭地笑了一下道,“自然方便,稍等一会我便将名单送到流云殿上。”

“麻烦您了。”江玉珣也起身向他行礼。

“分内之事。”

简易罗盘做起来并不费事,但出于保密这些东西暂时不会大规模生产,而是由当初负责研究的那工匠进行制作。

战争虽然还没有爆发。

但是服麟军的出动,也预示着朝中局势的变化。

主要负责此事的费晋原不敢怠慢。

他与江玉珣简单说了两句后,便离开了流云殿。

……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名单就被送到了江玉珣的手中。

喧闹了一日的流云殿终于安静了下来。

处理完奏章后,江玉珣便专心誊抄起了名单上的内容。

应长川不知道什么时候坐在了江玉珣身旁,他轻轻撩开身边鬓边的长发:“爱卿这是在做什么?”

江玉珣一边写一边耐心解释:“臣方才忽然想起……这世上有许多有用的东西流传千百年,但世人却不知它的制作者是谁,这实在是有些遗憾。若是可以的话,臣想将这些工匠的名字记录下来,权当是留给后世的礼物。”

历史并非属于王侯将相的,更是属于他们的。

江玉珣希望他们的名字被历史记载,在这世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痕迹。

他一笔一画格外认真,甚至没有发现天子的视线始终落在自己的身上,且比今日的春风还要温柔。

应长川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流云殿内再次安静了下来。

此刻难得没有人来找应长川,然而他却并未在此时休息。

天子坐在江玉珣的身边,随他一道认认真真地将那本册上的名字一个个看了过去,并默记于心。

-

虽然稍有些遗憾,但是克寒使臣并未在大周逗留太久。

忙完正事以后,江玉珣便于次日清晨代表去往服麟军营的天子,将他们送出了昭都。

与第一次来访时不一样,此时大周与克寒早已经熟悉了起来。

送行的规程也不再像从前那般隆重,而是变得轻松随意了许多。

春风吹起了道边的垂柳,夹杂着某些不知名的花香。

一行人马正顺着官道缓缓向西而去。

队伍绵延数里,车上载满了产自大周的茶叶、丝绸、棉布,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

眼看就要到达分别之处,身着棉布衣衫的若固有些遗憾地骑马向江玉珣道别:“……此次一别也不知何时再见,未来若有机会,江大人也可来克寒游览风光,由我带你四处游览!”

年岁尚轻的若固颇有语言天赋,此时他已能一口气说完一个长句。

江玉珣笑着点头道:“若有机会的话,臣定不会与殿下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