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花朝(第2/5页)

她低眼看向长孙蛮,“去外面逛逛,一会儿就好了。”

长孙蛮撅撅嘴。她就知道她娘肯来幽州一定是她爹手上有什么东西。

她垫起脚尖,送给公主娘一个香香,水灵灵的眼睛眨巴两下:“那好吧。要快一点哦,我肚子都有些饿了。”

萧望舒失笑,点头应承:“一定。你也不要贪玩,太阳落下去就去旁屋吃果子,莫要吹风着凉。”

长孙蛮满口答应。

一转头,她跑出屏风,眼睛不安分地落在那个容貌鲜明的异族人身上。

看模样……似乎是匈奴人??公主娘是有什么消息需要问一个匈奴人的。

长孙蛮十分不解。

雅风牵起她的手,小心翼翼带她走出厅廊。

曲水涛涛,在落日余晖中闪着细碎金光。

长孙蛮习惯性地往月台上走,惊得雅风连忙抓住她:“郡主!水边危险,您不可……”

大概是护主之心浓厚,长孙蛮被她抓得有些疼。

她“嘶”了一声,雅风又手忙脚乱地推开衣袖。

那截白生生藕臂上有两道明显红痕,大概穿得厚,还未曾破皮。只是看到这里,雅风还是掉起眼泪。她急声唤人去拿药膏,又一个劲儿自责道:“是属下不好,属下粗人一个,手重伤了小郡主……郡主可疼得厉害?”

长孙蛮却鲜少沉默下来。

这般着急模样,让她想起了一个许久不见的人。

幼时玩闹,公主府的下人难免疏忽,就连乳嬷春娘也有伺候不及的地方。可万俟葵不一样,她总是那般稳重,总能乱中有序地处理一干事物,然后带着笑意,为她抹去脸上的泪花。

那会儿小葵抱起她,轻轻低哄道:“阿蛮,莫要哭了。再哭下去,殿下也会伤心的。我们阿蛮最是乖巧孝顺,怎么舍得娘亲垂泪呢?”

清清凉凉的药膏抹在肌肤上,长孙蛮回过神,看见雅风垂低了眉目,眼角仍带着红意。

她糯糯安抚道:“我没事的。我自小皮肤娇嫩,很容易就留下印子……你没见过我夏天时候的样子,脸上都有好几个蚊子包,一片红通通的,比街上粘的年画娃娃还喜人!”

本来自觉是小郡主安慰之言的雅风,听到后半截,还是没忍住扑哧一笑。

她点点头,小心放下袖子,“属下省得了。以后会更小心些的。”

经过这一茬,雅风把长孙蛮的手牵得牢牢地。

她们涉过月台,穿过中庭,往院外而去。

一路上,长孙蛮问出疑惑:“这个院子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雅风盘算一遭,回道:“有些年头了。君侯回来那年,督造幽州府工修建的。说来这座院子还是君侯亲自描画的图纸。只是有些工材寻求不到,到底比图纸上失色几分。”

难怪她没能一眼认出来。

“我爹也住这儿?”

雅风讶异看她一眼,摇头:“君侯不常到此处。只是每年会有几日来这儿坐坐。”

长孙蛮停步,“几日?那是什么时候。”

“每月十五望日。”

“……。”她爹可真会整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十五望日,亦称望月之日。她娘当初就是因为生在望日,故而成宗取名“望舒”,意指当空明月。

合着这么多年她爹□□口号嘹亮,结果都是在弄些花活迷人眼睛。长孙蛮真的很想问一问他老人家,他这么浑水摸鱼搞事业,他手底下那群小弟知道吗。

不过长孙蛮却不知道的是,有些人往往就是嘴硬手狠,确实能在非常时刻突破自我,断情绝爱成就大业。而她爹娘燕侯与长公主,在原剧本中很不巧正是其中之一。

说到花里胡哨,就不得不提一句她爹那把白折扇了。

正好现在来了幽州府,趁这个机会,她得问问明白。

小姑娘扯扯雅风袖子,黑白分明的眼里满是无害。

她声音细细的,像一只懵懂奶猫:“我爹那把扇子,你知道是谁送的吗?”

雅风有些不解:“郡主怎么忽然问起这个了?”

长孙蛮鼓鼓腮帮子,“何叔说那把扇子是他随手翻出来的一把,早忘了是谁送的。如果想知道,就要回幽州翻翻入库记录。”

雅风恍然大悟。

她停下步子,细细想了想,然后弯下腰对小姑娘笑道:“可巧。我前些时日才盘点了一遍内库。君侯手上的那把扇子,我记得是载录在长安礼册里的。”

“……长安的人送的?”

雅风点头:“您应该也认识。是公西家三姑娘送的。君侯当年在长安及冠礼,那一年末,这本礼册单就送回来了。”

“……公西,公西夫人?不,公西皇后?”

雅风再次颔首:“是呀。”

长孙蛮忍不住给她爹下跪。

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不妥,雅风又描补道:“不过当时送礼的人挺多,连丹阳公主也送了呢。只是君侯都没放在心上,才让统领收入内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