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乾坤(正文完)(第3/7页)

长孙蛮抽出其中一本指宽书册。她轻屏呼吸,递过去,勉强稳住声音道:“这不是寻常书册子,这是我同旁人一起编撰的新律。”

如她所料般,她娘脸色浮现出惊讶,“新律?”

“是,较之以前六律,我挑选了部分陈旧不合时宜的律令删除修改,同时也对条律疏漏处进行增订。这次我着重修改了刑、工、户三律,余下官吏军政等律令,我只稍微做了些补充。”

长孙蛮一眼不错看着她娘,掌心的汗浸在纸上,“这次新律修订,凡有疑惑处,我皆征询了阿爹还有田柯先生的意见……他们并不知道我在做这件事,我平时都是誊写在纸上问的。嗯,还有文曦……”

书房里很安静,只听得她娘翻动薄纸的声音。

时间化作了滴漏里渗下的水。一颗,一颗。

缓慢而有规律地,啪——

清脆一声,长孙蛮惊回了神。

不知何时,萧望舒走到了案边。那摞厚册已被她抽出不少,眼见矮了小半。

“这条……”她娘指着摊开的一页,侧目唤她过来,“这条先不能变动。”

长孙蛮凑近一看,是她打算减免徭役之说。

萧望舒委婉解释道:“前些年打了太多仗,军里需要扩充新的士兵来充盈队伍。这件事你姨母前段时间还跟我说,朝中能派遣的军队不够,驻军只能将主要兵力留守在重要据点,像青州沿海的地方,我们的防守就很薄弱。如果倭寇来犯,只能等驻军调援,这对当地百姓来说并不安心。”

“那除了军役,像力役杂役……”

萧望舒无奈,“还是不行。临近雨季,河水见涨,河堤该修缮了。朝里没有那么多人可以派去抢修堤坝,还是需要征民服役。”

长孙蛮微微鼓着脸颊,“堵不如疏。阿胥说征人去挖沟渠比修堤坝有用多了。”

萧望舒哪里不知道这个道理。

这件事去年她就跟长孙无妄合计过,可挖渠治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他俩打算新朝平定后再议此事。

这个时候堤坝还得修,可不能让河水决堤。

长孙蛮自然也清楚。她按下话不提,摊手问:“阿娘这是同意我的新律了吗?”

萧望舒不免失笑。

她卷起册子,轻轻敲了敲少女脑门,“你用了多久编完的,难不成这一会儿功夫我就能看完了?”

长孙蛮装模作样掰着指头说:“算上跟小梁书信的那小半年……不多不少,整七个月。但阿娘看得也太仔细了。其实只需要着重看看刑工户三律就行,其他的我都没做太多变动。”

萧望舒眼里带笑,轻轻抚开她凌乱的耳发,“虽然我还没有看完,现在只看了这几本。但我想说的是,你做的很好。你能想着编写新律,还一步一步做出来了。我很高兴,阿蛮。”

受到严母认可,长孙蛮不自觉挺了挺腰杆,头却不好意思低下来。

过了一会儿,烛花微爆。

“你长大了。”

她抬起头,发现她娘神情温柔,那双眼睛有些怔然。

“阿娘。”她轻轻唤了声。

萧望舒回过神。察觉出她眼里疑惑,笑了笑说:“刚刚想起了你小时候的一些事。你小的时候呀,最不喜欢乳嬷碰你。我在床上卧着的时候,还能抱你哄一哄。后来太忙了,我和小葵又轮着来抱你。府里早先请来的四五个乳嬷却在旁干站着,连手都不敢伸出来……因为她们一伸手呀,你就又要哭了。你身子太弱,那时节脸都憋青了也哭不出来。我和小葵怕了,便再也不敢让别人碰你。”

长孙蛮脸红了红。

提及这事,她确实十分不好意思。

那个时候刚穿过来,长孙蛮实在没法克服心理障碍喝乳汁。后来饿了好几天,小葵牵了头羊回来,她才头昏眼花捏着鼻子认了。再后来,小葵去了宣室殿伺候,春娘也进了府。

萧望舒摸着她头,轻叹:“好了,夜已深了,快回去睡吧。新律我会好好看的。”

长孙蛮眨巴眨巴眼睛,“阿娘,我还有一件事。”

“什么事?”

“新政施行成功后,天下人皆看到了作为女子的另一种活法。这道门虽然打开了,可我觉得这条路上依旧有阻碍。”

提及新政,萧望舒拧起眉,“为什么会这样觉得?”

长孙蛮看向她,神色认真:“阿娘推行新政,让文曦这样的官宦士族之女有了更多的选择。可天下女儿千千万,还有很多贫苦百姓家的女子依旧在受旧制磋磨,她们也有胸怀大志之人,她们同样需要这样的机会。”

看见闺女在跟前议政,萧望舒很是高兴,有些乏的眉目也松快许多。

虽然关于官制一事,已经是她排在新朝很后面很后面的政事了。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有很多事需要她去做,而官制这种无关紧要之事,她并没有太提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