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真相 李宝生,我们离婚吧(第3/4页)

他们昨天一共做了五斤五仁的,五斤枣泥的,加起来十多样配料,夏芍竟然一个都没记错。

老罗看着她称完,突然问:“浆皮的配比是多少?”

夏芍毫不犹豫,“一斤面一两油,四两糖浆。”

“酥皮的油酥配比是多少?”

“一斤面六两油,不放糖不放水。”

不仅她经手过的馅料,连王哥和的饼皮,用料都记得一清一楚。

老罗越听越满意,看一眼夏芍,“这回你来烤,没问题吧?”

夏芍没管周雪琴的脸色,“没问题。”

她不告状,不代表那事儿就这么算了,昨天下午她就是故意提起烤月饼的。

周雪琴能烤好,那是周雪琴有本事。周雪琴烤不好,也是能力不够,怪不得她。

夏芍用的从来都是阳谋,但凡周雪琴和周小梅好好工作,谁都不会掉坑。

可换句话说,这两人要是能力过硬,把心思都放在工作上,也不会整天针对她了。

昨天干过一遍,今天再干就快多了。

下午没到三点,大家就把几种月饼全都包好卡出形,只等上炉烤。

夏芍已经将烤炉提前预热好,研究了下上面的按钮,调整好温度,按下速度档位。

按完正要起身,那边郭姐已经拿起了托盘,“现在放吗?”

“放吧。”夏芍点头。

郭姐就帮她把第一盘月饼放在了烤炉上。

昨天周雪琴干的时候,满车间就她自己,可没人帮她放托盘,她脸色不太好看。

不过今天一整天,老罗都没给她好脸,她脸色能好才不正常。尤其是看着夏芍似乎颇得老罗欣赏,她在食品厂这么多年,老罗都没用那种眼神看过她。

周雪琴也站到了烤炉边,等着看夏芍能烤出个啥。

她干了这么多年都烤糊了,她就不信夏芍一个连旧式烤炉都没用过的人,能烤得比她好。

夏芍认真做一件事的时候,从不会在意旁边都站着谁。眼见着托盘传送到尽头,里面的月饼火候还差一点,她戴着手套端起托盘,把托盘又往回放了五米。

这回再传过来,托盘里的月饼火候刚刚好。

夏芍把托盘放到老罗面前的桌案上,“罗师傅您看看,还差在哪?”

差在哪里?她这火候掌握得堪比老师傅了,多一分嫌糊,少一分嫌轻。

老罗都忍不住看她一眼,“以前学过?”

月饼刚烤出来是硬的,需要放几天回回油才好吃,因此外面卖的跟刚烤出来的并不太一样。这回夏芍不能说她没接触过了,“小时候村里有人会做,见他们用平底锅烤过。”

可只见过就能烤城这样,还是狠让人惊诧。

刚才老罗一直看着,随时准备指点夏芍,结果一句话没说上,夏芍就烤好了。

他点了点头,“继续。”

夏芍回去,把速度调慢了一个档,接下来连着三盘,全是传送到头的时候刚好烤好。

周雪琴一开始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看着看着,脸就黑了。

不过还好,剩下这一盘是酥皮月饼。因为酥皮包得严实,中间的馅料不容易熟,不仅需要烤更长时间,烤法也跟普通的浆皮月饼不一样,需要烤两遍。

如果夏芍还按刚才的方法烤,肯定会翻车……

像是知道她在想什么,夏芍突然停下动作,问老罗:“罗师傅,这个怎么烤?”

“我还以为你都会呢。”老罗笑了,“你先开最小的火,把月饼正面过一遍。”

酥皮月饼不需要卡模子,都是包好后,用模子平整那一面拍扁的。张淑真有经验,拍完后也全正面朝下放到了托盘里,夏芍将炉火调到最低,拿过来就能直接烤。

过完一遍,月饼正面烤城了微红的颜色,在中间点个红点就可以烤反面,直到烤熟了。

夏芍按老罗教的烤好,放在架子上,大家已经洗手换衣服,准备下班了。

“周雪琴,你留一下。”老罗单独叫住了周雪琴。

周雪琴不明所以。

等夏芍他们都出去了,老罗才沉声说:“明天起面包班的工作你先别管了,交给王国刚。”

王国刚,是王哥的名字。

周雪琴当时脸就白了,“罗主任,我……”

“五仁月饼的馅你记得怎么配吗?”老罗突然问她。

周雪琴一愣,憋了半天才说:“一斤面一、一两油……”

“是三两,一两是最普通的糖馅儿。”老罗满眼失望,“刚来的小夏都能记住,今天还当着你的面说了好几遍,你一个老人却记不住,你的心思在干活上吗?”

“我不是,我心情不好,没注意……”

“昨天你就心情不好,今天又心情不好。要是心情不好都能出错,单位不用干了。”

老罗扯了扯自己身上的工作服,“你以为我能当上车间主任,能站在这,是因为我会当官吗?不是,是因为我有技术,因为全车间的师傅都是我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