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模子(第3/4页)

这事说来也不怪他,班里风向一变,王翠花心里便有气,干活自然也带着情绪。

他刚切好的葱花,被王翠花不小心一撞,全洒在了地上。他当时只是皱了下眉,还没等他说什么,王翠花先骂上了,话里话外怪他东西放的不是地方,弄了自己一身。

这谁能忍?

他立即反驳,然后反驳就变成了争吵。

王翠花正有气无处洒呢,指着他的鼻子跳着脚,连骂了一个小时,话里还颇多指桑骂槐。

夏芍说了两次,王翠花理都不理,夏芍就没再管了。

没管的结果是王翠花因为耽误了一个小时的工,累计够了时长,又被记旷工半天。那新来的小唐倒是没她那么大的脾气,一边忙自己的,一边时不时回两句,只受到了批评。

处理完,夏芍照例问谁有意见,这次班里比上次还要统一。

众人看着王翠花,眼神里有反感,有厌恶,有不理解,就是没有同情,没有同仇敌忾。

王翠花本就年龄大了,这一口气堵得太狠,刚被罚完,就不得不请了病假。

其实这种老正式工很难处理,她又不犯大错,想罚都不好罚。但这人总是上蹿下跳,影响整个班的工作氛围,就别怪夏芍钝刀子割肉,让她不好受了。

也就在王翠花请病假没来那天,各大蔬菜副食商店的糕点柜台上了新品。

现在商店的售货员都卖出经验了,一看纸袋子上有字,就知道是新东西。

再看这次的包装,四四方方,戳子上写着葱香苏打饼干。左上角是熟悉的、龙飞凤舞的“江城”,右下角一个长方框,里面是“无糖”两个字,简洁明了。

这下好,东西是什么口味,有糖没糖全都写清楚了。

售货员直接将东西放在了柜台前最显眼的位置,就是有些好奇,“这一包的分量怎么有点小?”

“夏班长说这次的饼干脆着吃最好吃,最好别放太长时间。再说分量小,卖的不也便宜吗?”

相比宫廷酥油大糖大,还用了猪油和鸡蛋,葱香苏打饼干的确便宜不少。

过来送货的人还没走,就有人好奇地拿起来看了看。也有人之前是买过无糖月饼的,问那送货员:“这个也是咸口的吧?这个好吃还是之前的无糖月饼好吃?”

“那我可就不知道了。不过这个和无糖月饼都是夏班长研究出来的,应该差不了。”

听说是同一个人研究出来的,那人没再犹豫,掏出钱和票买了一包,反正也不贵。

不过他有些好奇,“夏班长?你们厂糕点车间的大师傅不是姓罗吗?”

“是姓罗,这个夏班长是他一手带起来的,去年才当的班长。”商店这边还在点货,送货员就多说了几句,“要说这个夏班长,她今年多大你们肯定猜不到。”

这么一说,连售货员都来了点兴趣,边点货边问:“多大?总不会才三十吧?”

“才二十五。”送货员说。

别说售货员和之前问话的人了,其他人听着都有些吃惊,“二十五?”

谁也没注意商店深处的办公区门口,有人身形顿了下。

姓夏,食品厂糕点车间、今年只有二十五……

这人该不会是夏芍吧?

她才去了食品厂几年,就这么有本事,这么受人吹捧了?

正想着,旁边的出纳不悦地又叫了他一声,“李会计,我让你把今天的账记上。”

李常顺赶忙回神,“哦,这就记,这就记。”

可旁边的出纳看着还是不太高兴的样子,见他进了屋,更是在他身后撇了撇嘴。

儿子在外面有人,姑娘跟了个大自己十多岁的老男人,还真拿自己当个人物了,叫两声才答应。

有了之前的无糖月饼打基础,这次的苏打饼干果然很容易便打开了局面。

第一批送出去的货照例不多,没两天就卖光了,商店第二次要的货量就多了两倍。

夏芍从车主任那接到任务,回来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众人,“辛苦大家了,新饼干很好卖。”

老大叔老阿姨们脸上立马有了笑容,还有人回了句:“辛苦班长了。”

是那新调过来的小唐喊的。

不过配方是夏芍想的,模子是夏芍找车间下单定做的,这么说好像也没有毛病。

众人一阵笑,还有人跟着道:“对,班长辛苦了,班长为人民服务。”

到了五月一休假,何婶儿都知道夏芍又研究出了个新配方,“你说说你和寄北你们俩,咋就都这么灵?人家干一辈子也研究不出个新配方,你这年年都有。”

夏芍这是占了穿越的便宜,自然不会接这话,笑着问何婶儿吃不吃自家刚爆的玉米豆。

“我岁数大了,不爱吃这个。”

何婶儿把两个崽崽挨个抱起来一通亲香,被小承冬面无表情看了好几眼,又被活泼的小半夏踢了两脚,才说明来意,“二立下个礼拜订婚,你跟寄北记得来喝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