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粥(第2/5页)

有一天,五品有事去神泉院,经过了三道城门,看见六七个小孩聚在路边不知道在看什么。五品一开始以为他们在玩陀螺,后来从孩子们身后瞧了瞧,发现他们正对一只不知哪来的狮子狗又踢又踹,那狗的脖子还被拴着。五品一向窝囊,虽然有时候也有同情心,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付诸行动过。只有这时,因为对方是小孩,便感到有了勇气。于是,五品假装是和蔼的年长之人,拍拍孩子的肩说:“饶了它吧,狗也会疼的。”那小孩轻蔑地看了看五品,脸上的表情就好像侍卫长交代事情不清时的表情一样,翻着白眼说:“要你管?!”退后一步接着说,“你个红鼻头!你算什么东西!”五品感到这话犹如打在他的脸上。他感到有点可悲,因为管了本可以不管的事却丢脸了。然而,他并没有发怒,也没有生气,只是苦笑一下来掩饰难堪,然后默默地继续往神泉院走去。孩子们在他身后做鬼脸、吐舌头,五品并不知道,就算知道,懦弱的他又能怎么样呢?

那么故事中的主人公五品就是个为受嘲笑而生的人吗?难道他就不抱任何希望吗?不是的,五品从五六年前就对“芋粥”产生了执念。所谓芋粥就是将山芋切开,用甘蔗汁煮成粥。芋粥在当时是非常高级的美味,甚至上了无上之君的餐桌。像五品这样级别的人,一年只有一次机会,只有在有贵客来时,才能沾点光润润嗓。喝芋粥喝到腻,成了五品多年前就开始产生的唯一的愿望。他从未将这个愿望告诉过别人。不,甚至可以说,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个愿望上升到了此生唯一的高度。实际上,这个愿望已经成了他活着的寄托。人有时候会为了一个渺茫的希望奋斗一生,嘲笑他们的人,不过是生命中的过客而已,并不需要在意。

然而,五品喝芋粥喝到腻的这个愿望,竟然轻轻松松实现了。讲清楚这件事的原委,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有一年正月初二,藤原摄政王在府里招待贵客(这一日与太子、皇后设宴同日,摄政王设宴招待的是大臣们,规格也很高)。五品和其他侍卫坐在一起吃宾客们吃剩的菜肴。那时主人设宴的剩菜不会扔掉,而会给仆人家臣们吃。虽然说这次宴会规格很高,菜品丰富自不必说,但其实好吃的美味并不多。有的菜品是各种做法的年糕和海鲜肉类,如清蒸鲍鱼、鸡肉干、宇治小香鱼、近江鲫鱼、鲷鱼干、鲑鱼配鱼子、烤章鱼、大虾,还有大小酸橙、橘子、柿饼等水果,诸如此类。其中还有不得不说的芋粥,也就是五品年年盼望着的芋粥。奈何人多粥少,能吃到嘴里的并不多,今年格外少。可能是物以稀为贵,五品顿时觉得今年的粥特别美味。喝完了粥,抹了抹粘在胡子上的粥星儿,五品望着空碗,不由得嗟叹:“什么时候才能喝个够啊!”

话音未落,旁边威严而低沉的声音响起:“您竟然没有喝够过芋粥?”五品挺起驼背抬起头,怯怯望过去一看,原来是民部卿时长的公子藤原利仁,那时也在藤原基经府内当差。他长得膀大腰圆,身高体长,十分强壮,正吃着烤栗子,喝着酒,似乎有些醉了。

利仁看到五品的面容之后,不由得发出既怜悯又轻蔑的笑:“真可怜,你要是想喝个够,我可以帮你办到。”

总受虐待的狗,偶尔得到吃肉的机会,也不敢轻易往前凑。五品只能摆出平日那种似笑似哭的脸,瞅瞅利仁,再看看空碗,有些不知所措。

“不愿意?”

“……”

“怎么样?”

“……”

五品还未作声,就渐渐感到众人的目光都投到了他身上,生怕一说出来就会遭到嘲弄。于是左右为难,更加不好开口。利仁等得不耐烦了:“不愿意的话,我也不强求你。”这一声打断了五品的纠结,要不然他的视线还会继续在利仁和空碗间徘徊。

“没有没有……真是太感谢了。”

听到这样的问答,众人都大笑起来。甚至有人边笑边学五品的回答“没有没有……真是太感谢了”。桌上盛放着柑橘的高低盘子,众多乌纱帽,一时间随着笑声,像波浪一样起伏。其中笑得最大声、最高兴的莫过于利仁自己。

“那我改日请你。”利仁说着话皱起眉头来,因为笑得太过,酒气上涌,“你觉得怎么样?”

“真是太感谢了。”

五品红着脸结结巴巴地又重复了一遍感谢。不用说,这样的回答又引起了哄堂大笑。利仁本来就是想叫五品这样再回答好逗大家笑,见效果达到,他笑得更加厉害,肩膀不停抖动。这个来自朔北的粗犷汉子,生活的乐趣只有两个:一是喝酒,二是大笑。

幸好谈话的焦点,很快就转移了。就算是逗乐嘲弄,焦点要是一直在五品身上,也让人感到不快。话题不断,酒菜不多时,一个小侍卫讲了一个笑话,说一个人骑马将两只脚放在了一个护腿里,顿时把大家逗笑了。只有五品,什么都引不起他的注意。他的脑海里全是芋粥。哪怕桌前摆上了烤山鸡,他也跟没看见一样;哪怕杯中有黑酒,他也想不起端着喝。他端端正正地坐着,两手放在膝盖上,脸红得像相亲少女,只是盯着面前的空碗微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