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生活的生活(第3/5页)

“这个流浪汉是文带来的。文的老婆把自己的活儿让他干,自己跟文出去旅行,所以他给文看家。大家都嫉妒他。”

美根子听得有点糊涂。接着那女人喋喋不休地扯了一大堆与老健无关的莫名其妙的话,美根子听着听着,觉得她脑子不太正常,心里越来越没有把握。女人的年龄也看不出来,大概五十多岁。

美根子从女人颠三倒四的话语中理出老健的部分来,整理一下,大概是说文这个拣破烂的把老健这个别处的流浪汉带过来。文从去年年底和一个名叫金的女人同居,他们出外旅行,就叫这个流浪汉给他看棚子,这是为了金能接得上活儿。就是说,老健既守棚子也守工作。他们出外旅行,从东京到京都、大阪走个来回,至少要花三个月。

美根子听到这儿,脸上终于露出一点笑容。

“这三个月里,有时就空着,有时让别人住,以前也是这样。”

那种新婚旅行也好什么也好,在东海道晓行夜宿,他们当然不会住旅馆,多半窝在稻草堆里过夜。据说女人躺在稻草堆里,头发闷热不透气,有一种味道,睡得特别香。

美根子忽然幻想起自己和岛木一起风餐露宿去旅行。她问道:“为了让金能接得上活儿,是什么意思?”

“那可是好活儿。”

金的工作是在附近电影院终场后打扫卫生,还帮银座后面一座楼房地下室的酒馆做开店前的准备。对于住在筑地河边棚子里的女人来说,这种工作实在令人羡慕,抢都抢不到,一旦丢掉,很难再有这样的好活儿。按一家月收入两千日元计算,如果能拿到三家的活儿,一个月就有五六千日元。文两口子把棚子和工作交给别人看管,自己却自由自在地外出旅行,而老健居然拣到了这样的美差。眼前这个女人对此似乎带着女人的嫉妒。“等文从京都、大阪一回来,他就会被赶出来,活儿也得被收走……”

可是,这个女人在看棚人的名字“健”的前面加一个“老”字,是否说明那个流浪汉为人不错呢?如果是这样,倒像岛木。

美根子听到文的老婆的工作,倒想起以前见过剧院演出结束、盛装艳服的观众散场时,一个低头缩肩的人影站在后门的昏暗处等着干活。另外,酒馆和小餐馆里客人吃喝闹腾到半夜三更,杯盘狼藉散伙而去,店里的服务员也不收拾,各自回家。第二天一大早,就有那些不起眼的人来打扫,还要听从店里的女服务员使唤,给她们跑腿。有的酒馆没有住在店里的服务员,便雇计时工打扫卫生。美根子自己就是干这一行的,对这个很了解。这些人报酬微薄,干活却很卖力。

岛木难道也干这活儿吗?

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工作。

地下室的小酒馆、小餐馆开门前,趁着店里还没人,迅速把活干完就走,不会遇见任何人。

“那个叫老健的人长得很文雅吗?”美根子问。

“不知道。”

“他在哪儿?”

“住在文的棚子里。”

“他的棚子在哪儿?”

“不在这儿,你问别人去。”女人显出不耐烦的样子,开始往自己的棚子走。

“他什么时候在棚子里?”

“不知道。现在大概出去了,早上没事睡觉吧。”

一群小孩子叫喊着跑过来,撞在美根子身上。他们用碎木片当手枪,玩西部片游戏。美根子看着木片手枪和孩子们一本正经的表情。

那儿的棚子里有人进进出出,那些棚子不是正经八百的房间,都用什么东西支在路上。

虽然美根子穿着漂亮鲜艳的服装,与这里的环境气氛极不相称,但没有人好奇地关注她,没人理睬她。

美根子决心无论如何要找到老健住的文的棚子,便皱着猫一样短小的脸庞走去。她从去年夏天开始,一直在怀疑岛木自杀的隅田川上来回找寻;最近听说岛木从浅草跑到筑地,又在拣破烂的棚子集中的河边找了好几趟,所以对这一带的环境比较熟悉。

这儿的河流不是大川的支流。沿着从银座四条街通往歌舞伎座的电车路一直走,就是去大川岸边的胜閧桥,那一带污水沟一样的小河纵横交错,桥下和河岸上散落着拣破烂人的窝棚。

顺着河边从新桥往东银座走不多远,便是昭和大街的桥。桥上排着许多垃圾车,拣破烂的在破纸堆里扒拉着。桥下浮荡着垃圾船。桥的一角堆满垃圾,腐烂的榻榻米搭靠在桥栏杆上。

银座就在附近……美根子第一次看到这些景象时愕然不已。

拣破烂的把昭和大街的桥栏两边作为堆放东西或者分拣垃圾的场所,这已经让美根子不可理解,她还在筑地一座桥上看见一个男人埋头使劲地把旧铁钉等废铁砸扁。在人来人往的桥上,满不在乎地敲打别人扔掉的或者从火灾废墟上拣来的破铜烂铁能过日子吗?用刨花板盖棚子,这样的钉子用得上,可能有人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