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第4/4页)

“那是因为我们这代人,都精明得过头了。”郑艾平接话。

霍思邈哼了一声:“拉倒吧!你们呀,就跟广大群众一样,一到抗震救灾了就想起医生的好,一到感动事迹的时候,就忘记这社会的普世真相了。我哪天让你们看看现实社会,你们就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容易感动。哎!你一下午了,手里拿的是什么呀?”霍思邈问刘晨曦。

“哦!这个呀!稀奇吧!一个病友送的。开刀开得很好,他托人送来的水果。”

“啊?水果啊!没见过啊!看看,看看!太奇怪了,肯定不是榴莲,软的啊!”十三姨疑惑。

刘晨曦笑了:“我喜欢它的名字,所以带回家给南南。”

“这东西叫什么?”十三姨问。

“叫释迦摩尼的释迦,因为它长得像释迦摩尼的头。”

十三姨赞叹:“我以为我送的就已经够别出心裁了,没想到还有人抢我的风头!”

郑艾平笑着说:“十三姨,你肯定不算最出格的。我们这里收的礼物要多怪有多怪,前两天有人还送小龙虾来,说是田里抓的,自己手刷的,特别干净,还调了卤汁一路从盱眙开过来呢!”霍思邈点头。

“这不奇怪。还有更奇怪的。以前我们这里来了个老农民,他儿子驾骡车翻山沟里,脑缺损,修复工作是我们做的。两年之后他捧着一个泥巴盆来献宝,说是自家地里挖的,考虑再三,我们建议他还是交给当地政府,怎么看怎么像古董。最终竟因此而挖出一个什么侯的墓穴。说明我们领导,除了开刀技术好,识别文物的水平也不差的,肯定不会挖出假曹操墓。”

霍思邈说完美小护接着说:“还有人送狼犬,说是送给我们看门。

考虑到门卫有可能失业,增加社会失业率,我们让一个小护士抱走了。

抱走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每次医闹过来找茬,我们都很怀念那条据说已经长到一百斤的狗,都有人高了。”

十三姨听得哈哈直笑:“这叫啊,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种礼,拿着真是舒服呢!”

科室会议,全员到齐。主任在科会上发表讲话:“今天主要说三个问题。第一,这个这个,大家注意一下超标问题。上个月财务又提醒我们,医保超标了。”

说完主任停顿了一下,看了看众人。

斟酌了很久,主任还是为难地开口:“大家能不能手里控制一下,尽量……尽量选点便宜的病人。”说完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又尴尬地追加了一句:“如果是紧急的必须救治的,就……还是收吧!”下面已经有人憋不住笑了。

副主任补充:“这个是没办法的事。社保局对一个住院医保病患的上限额度是两千块。十年前定的标准,十年后还是一样。这十年,房价都翻了四五番了,猪肉都涨了七八倍了,医疗用品都提价N 回了,医保标准不变,病人收得多,我们科就亏得多。每个组都注意筛选一下,尽量选一些……看起来花费少的啊!”

主任冲副主任点点头,继续:“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论文的。科里最近掀起了科研的小高潮,有不少同志的文章被国家一级杂志接收,有一些同志的文章甚至被国际接收,像刘晨曦的有一篇关于病例切片的,就被‘新英格兰’接收了……”

刘晨曦举手,愧疚地说:“那个,对不起,那个我没赶上最后的交稿期,又被拒了。”

主任了解地笑了笑:“我就是要说这个问题。你之所以没赶上交稿期,原因大家也都知道,对于一位有职业道德的人,我们不应该把他的奉献作为一种惩罚。霍思邈跟我商量了一下,我特地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了一封求情信,他们今天刚回的消息,延长接收期一个月,你抓紧把这个事做完,这次不要再出意外了。”刘晨曦感到非常意外,又十分感动。

主任接着说:“我觉得这样做是合理的啊!好人应该得到好报。要是好人做了好事却得到不公平待遇,以后谁去做好人呢?医生的职责,我个人觉得还是治病救人为第一要务,科研是必需的但不能影响到主业。

第三点……”

主任说到第三点,又开始有点不好意思。

“上级医疗机构要各大医院注意一个新动向,去新疆下放返城知青变医闹的问题,请各级医疗机构提高警惕。”

霍思邈突然冒出来一句:“怎么提高警惕?防火防盗防知青?一看年龄相当的,先问他有没有新疆下放背景?如果有,立刻戴上头盔跟他讲,对不起,你的病,看不了?人家本来不闹的,给你这样一弄,不闹都要闹了。”

全场哄堂大笑。

“这个小猢狲,哪个替我拖下去打一顿再拉回来。调皮捣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