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负担(第2/5页)

两人分手时,乔鼓劲地拍拍姐姐的肩膀。她们上了不同的道路,各自焐着热酥饼,尽可能开心一点。尽管天气奇寒,工作辛苦,年轻人的享乐欲望却无法满足。

马奇先生为了帮助一位倒霉朋友而葬送了家产,当时,两个大女儿请求做点什么,至少她们可以自食其力。考虑到要尽早培养她们的干劲、勤劳和独立精神,父母答应了。于是,两人满怀热情地投入了工作。尽管障碍重重,但有志者事竟成。玛格丽特找了一份幼儿家教的工作,工资微薄,她却感到十分富足。正如她所说,她“喜欢享受”,而她的主要问题是贫穷。她比妹妹们更难忍受贫穷,因为她还记得过去,那时家里漂亮,无所不有,生活无忧无虑,充满欢乐。她努力做到不羡慕别人,对生活知足,可毕竟年轻姑娘爱美,渴望交乐天的朋友,祈求学习才艺,过上幸福生活,这些都是她们的天性。在金家,由于孩子们的姐姐都刚刚参加社交活动,她天天都看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美格经常能瞥见做工考究的舞会礼服和鲜花,能听到有关戏剧、音乐会和雪橇比赛、各种娱乐活动的热烈讨论,看到钱都浪费在了一些琐事上,可对她来说这些钱是多么宝贵。美格安贫乐道,可有时心中不平,未免愤世嫉俗。她还不知道,自己其实多么富有,拥有很多祝福,而唯有这才能带来幸福生活。

马奇姑婆脚有点瘸,需要一个手脚勤快的人来服侍,乔碰巧合了她的心意。家里破产时,这位膝下无子的老太太想要过继其中的一位姑娘。要求遭到了拒绝,她极为恼火。朋友们告诉马奇夫妇,他们本来可以被列入阔老太太的遗嘱,但机会已经失之交臂。可是,漠视钱财的马奇夫妇只是说:

“就是给金山银山,我们也不会抛弃自家女儿。不管有没有钱,我们死活都要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有一段时间,老太太都不愿理他们,但她在朋友家碰到了乔。乔滑稽的脸庞和率直的举止打动了老太太的心,因此她提出要花钱雇乔跟她做个伴。乔心里根本不乐意,由于没有更好的差事,便应下了这份差事。令人称奇的是,乔与这位性情暴躁的亲戚相处得特别好——偶尔也会遇到暴风骤雨,乔有一次还扬长而去回了家,并宣布再也忍受不下去。但姑婆很快就收拾残局,急忙派人把她请回去,使她不好意思拒绝,因为她在心底里还是挺喜欢这位火性子的老太太。

我想,真正吸引她的,还是那一大屋子好书。自从马奇叔公去世以后,那里积满了灰尘和蜘蛛网。乔还记得和蔼可亲的老先生,他以前让乔用他的大字典搭铁路和桥梁,给她讲拉丁文书籍中古怪插图的故事,每次在街上碰见乔,还要为她买几块姜饼。房间里光线暗淡,积满了灰尘,高高的书架上,几尊半身像俯视着下面,那里还有几张舒适的椅子和几个地球仪。最妙的要数五花八门的书,乔可以随意翻阅,把藏书室当成了她的乐园。姑婆打盹或忙着和别人闲聊时,乔就赶忙来到这个清静之地,蜷曲在安乐椅上,贪婪地阅读诗歌、小说、历史、游记和画册,宛如十足的蛀书虫。但是,快乐事往往不能长久。每当她看到故事的精彩之处,读到最优美的诗行,或者旅行家最危险的冒险经历时,总有一个声音尖叫:“约瑟—芬!约瑟—芬!”这时她便不得不离开她的天堂,出去绕纱线,给狮子狗洗澡,或者朗读贝尔沙7的《散文集》,一忙就是几个钟头。

乔的志向是创一番伟大的事业。到底是什么事业心中还没数,只等着时光来告诉她。同时,她发现自己最大的苦恼是不能尽兴读书,不能跑步骑马。脾气暴躁、说话尖刻、坐立不安常使她陷入困境,也注定了她的生活充满酸甜苦辣,悲喜交加。但她在姑婆家的锻炼很有必要,虽然老太太没完没了地叫“约瑟—芬”,一想到自己做事能维持生计,乔就开心起来。

贝丝由于太害羞没去上学。她也曾试着上过学,但受不了那种痛苦,于是就辍学,在家里跟爸爸学习。后来,爸爸走了,妈妈也响应号召为“战士援助社”出力出活,即使在这种时候,贝丝仍然始终如一,尽最大努力坚持自学。她这个小姑娘颇像一位家庭主妇,帮汉娜把家里操持得井井有条,使出门挣钱的人过得舒舒服服。她从来不图回报,只想着有爱就满足了。她度过了漫长而默默无闻的日子,却从不感到孤独和无聊,因为在她的小世界里,到处是幻想中的朋友,而且她天生就是劳碌命。贝丝还是个孩子,仍然非常喜欢宠物,每天早上她都要抱上六个布娃娃,替它们穿衣服。布娃娃没有一个四肢完整,也没有一个漂亮的,在贝丝收留它们之前都是弃儿。姐姐们长大了不再喜欢这些宠物,而这些又旧又丑的东西艾美是不会要的,于是就传给了她。正因为如此,贝丝格外珍惜这些娃娃,还为几个病宝宝设立了医院。她一丝不苟地替它们喂饭、穿衣、爱抚,从不用针去刺它们棉花身体的要害,从不打骂,即使最讨厌的玩具也不冷落欺凌,始终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