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2/4页)

何宜娴一向不喜欢迷离扑朔,她不喜欢不确定因素。不管这苏月恒的来路是如何的,她都不喜欢。

因此,思来想去,何宜娴更是笃定自己无法跟沈珏他们两个共存的。

先前也就罢了,远在天边,可现在,沈珏他们马上就要回来了,得赶紧想好应对之策才是。何宜娴皱着眉头在那儿想着应对之策,即刻又命人赶紧出去打听消息。

郑夫人却是不知道别人的心思的,她现在正兴兴头的忙着给儿子整理院子。郑夫人忙得不亦乐乎之际,这边镇国公正仔细的问着寿宁的话。

沈珏这次也给镇国公来了一封信。信很是言简意赅,不足一页纸上就说了他不日将会归京的事情。这信中好多事情当然是不便写的,镇国公快速浏览完信后,就问起了寿宁:“健柏他们不日将要回京,如此甚好。北疆那边的事情可以处理妥当?”镇国公是对沈珏在那边做的事情略知一二的。

这次让寿宁回来送信,本来也就预备着镇国公问话的。听得镇国公问话,寿宁赶紧抱拳答话:“回国公爷,大公子决定要回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着手安排那边的事体了。我起身送信之时,那边的事情已然安排的差不多了......”

跟镇国公说了沈珏在那边的安排事宜之后,寿宁又不自觉的身形前倾,压低声音道:“国公爷,大公子还让小的转话,大公子说他在那边托了个故人在安排一应事务,具体什么情况,待他回京之时,他将面禀国公爷。”

镇国公闻言,心里微微一顿,旋即如无其事的道:“嗯,如此甚好。”

寿宁没有说错,沈珏让寿宁回京送信的时候,他跟汤思已然达成了共识。北地的一应事务,全部归由汤思处理。

这个是他们父子二人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的。汤思全权统筹北地的所有事务。这个所有事务当然不光是沈珏跟汤思的那部分产业,还有后续的发展规划。

自知道了沈珏的意思后,苏月恒就表示了全力的支持。既然自家男人想要那个至尊之位,那就要好好的想想后续发展。

在苏月恒看来,持续的发展除了要路子对而外,还要有人,于是,苏月恒又对沈珏提出先前搁置的打算。那就是,将永堰军屯的闲置人员,以及家属想办法带到这边来。当然,也不能仅限于此,平日里也要多吸引人过来。

要吸引人,首要的就是要给人饭吃,如此一来,安置就尤为重要。对此,汤思是深以为然的。立马让人去清点他们在北疆的土地。

从小受着帝王教育长大的汤思当然明白,笼络人心的重要性的。现在他手头跟沈珏手头,这用到的林林总总的人,也近一万之数了。这些人也算是自己的中坚力量了,最有效的笼络手段,当然是要让人家有所养。

如果将这些人家属搬了过来,一个是解决了属下的后顾之忧,另一个也是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而且对自己日后壮大队伍更是有利。毕竟,亲戚拖亲戚,人不就越来越多了。

苏月恒的这个建议很快就通过了。为此,汤思又跟沈珏好好商议了一番,他们两人就如何招人,如何安置的事情做了细致的布置。

清理一番后,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这么些人吃饭可是个大问题。除了商会多多赚钱外,土地也是尤为重要的。

父子俩商议一阵后,准备将他们名下的土地划分成块儿,分块安置。如此算下来,所需土地也是惊人,如此,苏月恒之前提出的改造盐碱地的事情,也被汤思珍而重之叫了人来问话。

得知,试验已然在推进,貌似成功的可能还挺大时,汤思甚是高兴,为此,又让人去大面积的收购那些盐碱地。

说完人的问题。剩下的重中之重就是沈珏那三个铁矿的事情。

这三个铁矿尤为重要,可谓是他们目前手头最是有利的王牌之一。他们手头的铁矿不多,就只有这三个,一定要精心以对。

对汤思在北地经营多年,竟然没有涉足铁矿之事,苏月恒甚是不解:“奇怪,我们才来北疆不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就弄了三个铁矿,为何汤前辈来这边这么多年,竟然一个都没有。”

沈珏看着前方幽幽道:“不奇怪。他这样做也是谨慎。”

苏月恒听懂了。也是,铁矿如此敏感的东西,常人一般少碰,像汤思这等身份微妙之人,对这个最好还是远离的好,不然一个不小心,也怕漏了痕迹。如果是这个原因就解释的通了。

沈珏、汤思安排了好些时日,两人也就一些细节反复推敲,俱是认为无误后,汤思对沈珏道:“健柏,我看你差不多也可以动身了。这北地有我在,你不用担心。日后,京城,就看你的经营了。”说到这里,汤思颇是有些惆怅,可惜当年自己在京中一败涂地,势力一一被被连根拔了,在京中再是不好帮儿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