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2/6页)

少爷很高兴,因为蝴蝶飞起来了。少爷雀跃着,说:“你跟我好了,我反正大起来是当老板的。我们家里的人都跟我说过了,我一生出来,就是要当老板的,我要吃一辈子茶叶饭呢!”

撮着就跑上去了,两只手盖着少爷的细瘦清白的小手。手指之间,是松松紧紧的线儿。风筝越飞越高了,撮着看见城里的女人站在楼台上看呢。有一个清脆的草声在空气中震颤:“正月鹞,二月鹞,三月放个断线鹞。”少爷单薄的肩膀便也激动地颤抖起来,有些贫血的小脸已涌上了红潮,额上渗出了薄亮亮的汗水,发根更潮湿了一片。少爷的耳根,在春天的阳光下,薄薄的,红红的,几乎透明的,撮着想起了他翁家山老家的小兔子。

“好看吧?”少爷痴迷地看着天空,手,微妙地一动一动。大蝴蝶在天上舒来展去,像什么?少爷问撮着,撮着想不出来。“告诉你,记牢,像在天一样大的秋干上荡来荡去的姐姐啊!”

哦!撮着吃了一惊——天上的女人啊!撮着认真地看了少爷一眼,却只看见了急促在颤抖的很长的睫毛。他想起了翁家山的精蜒,蜡蜒的翅膀。从前,撮着是从来也不会怀念兔子和精蜒的,他突然一把抓住少爷的手,连线儿一起僵住。他没头没脑地倾诉:“我是没有爹娘的,三岁死光屋里人,吃百家饭长大的,二亩山地种茶,让叔伯兄弟骗去了。我是没爹娘教训的,少爷我跟着你!”

少爷被撮着这样一捏住,浑身不舒服。他自然不能明白连撮着自己也弄不懂的这种突然袭来的热血沸腾。少爷说:“走,找我妈去。”

杭夫人看见撮着时,和城里所有的老板一样对他并不满意。撮着太脏了,大木了。杭夫人是那种心里有标准形象男人的女人,撮着与她心里的尺度风马牛不相及。

“他叫什么名字?”杭夫人问儿子。

“你叫什么名字?”他问流浪汉。

“名字不问就带进来!”母亲喉咙就响了。

“我要我要,我要他!”儿子喊。

“我叫撮着。”撮着诚惶诚恐。

“奇怪,倒是这辈子没听过。”

少年便放下风筝,两只手做撮的动作,斜着眼睛:“是这样撮啊撮啊把你撮出来的吗?”

“勿是的,勿是的,”撮着觉得少爷理解得不对,有必要作出重新解释,“是姆妈在屋里头生我,阿爸在门槛上搓稻草绳,三把稻草搓完,我在里头哭了,阿爸问:‘男的女的?’姆妈说:‘带把的。’阿爸就高兴,说,托稻草绳的福,我撮着一个儿子,就叫‘撮着’吧”

少爷联想力显然很丰富,立刻掉头问母亲:“妈,你生我的时候,阿爸在撮什么?”

杭夫人林藕初的目光闪烁了一下,看撮着时便有些湿润温和,撮着也就不那么毛糙肮脏了。她的儿子并不知道他的问题为什么会使母亲心有所动。如果他一出生就有记忆的话,他也仅仅晓得父亲的那一夜住在水晶阁小莲的房中,接生婆是山羊胡子亲手驾着马车接来的。第二天上午父亲回来时大喜过望,而母亲亦没有表现出委曲求全的神情。她的头上扎着毛巾,有气无力地对丈夫说:“儿子。”

撮着显然是在一种难得的温情闪逝中被杭夫人留下了。她把管家叫来时已经作了决定,所以她的咨询亦很简单:“你看是把他摆到店里还是后院?”

茶清低垂的眼帘不动,声音移向少爷:“你说呢?”

“跟我跟我,跟我玩。”少爷说。

茶清盯着了少爷,盯得天醉头低了下去,再盯撮着。刚才的一丝温情,便被茶清盯没了。

“你会什么?”

撮着来回地换着自己的脚跟,说:“抬轿子。”

“抬轿子也算本事?”林藕初一挥手,“你给我省省了吧。”

撮着脸红了,头颈上青筋就要暴出来,说:“花轿也会抬的!”

“你抬什么?轿领班!”

“轿领班我不抬的。轿领班走在前头,四面八方迎我,人称‘远天广地’,吃不消的。”

“那你抬什么,轿二吗?”天醉好奇地问。

“轿二我不抬的。背后就是新人,真叫不敢放屁。”

说得连板着面孔的茶清都微微一笑,接口说:“轿四你自然又是不抬的,走路像写八字,当心‘转弯勿及’。看来你倒是抬轿三的料了。”

撮着便极其认真地点头,“正是正是。面前轿子遮蔽,不见南北东西;就像开张瞎子,一片‘昏天黑地’。”

说得天醉母子大笑,说:“你便只是个‘昏天黑地’了。”

撮着不知这有什么好笑的,又不得不陪着讪讪笑,海海,酸酶地憨得发傻。茶清才说:“我们这里,轿子是没得给你抬了,弄辆黄包车给你拉拉,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