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第3/10页)

小姐拎着一只柳条箱子,疲惫不堪,开口就说:“我刚从城站下来,吃力煞了。”

说完,一屁股就坐在了刚刚准备给嘉和坐的位置上。

众人见了她这副模样,心里都惊疑,但谁也没问她话。方小姐见了桌上西瓜,便说:“我口干死了。”抓过了瓜片,便狼吞虎咽,瓜子呸呸地往手心里吐。这样吃完两片瓜,她才喘过口气来,惊异地问:“咦,嘉和呢?”

绿爱却淡淡地问:“你回家了吗?”

“没有。我没想回家。”小姐坐舒坦了,拿起把扇子就扇,“唉,嘉和呢?嘉草,快去告诉嘉和,就说我回来了。”

“等等。”赵寄客止住了嘉草,从方小姐手里取回了扇子。

“走,我送你回家吧。”

“我不回家,我找嘉和有事。”方小姐似乎看出大人们的敌意来,才说,“我真有事,我带着给嘉和的信呢。”

“谁的?”

“嘉平。”

“你见着嘉平了?他在哪里?”绿爱一把抓住了方西冷,激动地失了态。

“在上海。”

“在上海?”绿爱低低叫了一声,“在上海什么地方?”

“他不让说。”

“这个没心肝的东西,上海离杭州有多远,他也不回来看看!”

“伯母,你就错怪他了。”方西冷搁下了刚捧起的茶杯,“他也没时间,又走了。”

“走了,去哪里了?”做母亲的心又惊诧了起来。

“这回去远了,出国了!”

赵寄客不禁失声惊叹:“这小子可真会跑!”

嘉草年幼,也好奇地问:“西冷姐,你怎么没去?”

方西冷叹了口气,站了起来,说:“嘉和不是回来了吗?我去找他,我有话要跟他说呢。”

说完,一把橹过了嘉草,就让嘉草引了她去了。

绿爱掩面哭了起来:“嘉平,你这不懂事的东酉,你哪年哪月才能回来?只怕你回来,忘忧茶庄也倒了,姓杭的也就算是破产了了事呢!”

方西冷再次看到的杭嘉和,冷冷清清地躺在竹椅上,身体削薄,他月光下的轮廓,是那么样地无依无靠,孤立无援。他躺着的样子,甚至透出了走投无路的沮丧。看见她站在他的面前,他也不惊奇,他也不仰起头,他只是睁开眼睛,半晌才说:“你?”

“我回来了。”

“你回来干什么?”

“我给你们带信来了。”

方西冷小姐看见了杭嘉和长眼睛下的黑眼圈,还有他的那双因了月光而更加渲染了的密密的眼睫毛,这样的睫毛,真该是生在女孩子身上才对。

“是嘉平的信吗?”

“除了他,还会有谁?”

嘉和从方小姐的口气中听到了一丝的不恭,然这样的不恭,又往往是和亲呢连在一起的。他因此而欠起了身子,伸出他的薄薄大大的手来,方小姐迟疑了一下,才知道他要看信。

这封信和以往写得大不一样,大概是因为写给父母的,口气中传统的恭敬又重新占了一席之地,夹在一大堆豪言壮语之中,显得不伦不类,令人又好笑又感动。看来,血缘关系又被嘉平重新承认了。

父母双亲大人:

儿在沪上向你们致以最孝敬的问候。

儿一别双亲大人半载,其中甘苦,不言而喻。儿现已抛弃无政府之主张,不日将赴欧法等国,实地考察学习,以图中国富强之途,成功之门了。切望父母双亲大人万勿伤悲。儿临行离家时携之兔毫盏半爿,实为儿对故乡父母的一片挂念。

他日走到天涯海角,人与残片俱在,终是一点纪念。双亲既为社会奉献一子,也犹如地藏王一般“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了。普救众生,菩萨心肠,当可瞑目矣。

若问何日为归期,须当中国富强成功之日,一家团圆,皆大欢喜。中国不强大,此生不复见。

致颂

儿嘉平叩拜于沪上

方西冷看着嘉和,手里拿着信纸籁籁发抖,烛光下,目光忽明忽暗,便问:“都写的什么?我可以看看吗?”

嘉和一声不吭,把信给了方小姐,方西冷看了,淡淡一笑说:“怎么一个字也没提我?这个嘉平。”

嘉和认真地看看方西冷,眉头皱了起来,觉得她陌生了。

嘉和的眼光,聪明的方西冷小姐是看出来了,便说:“嘉和,你看了这些,自然新鲜,我是在那里和他们摸爬滚打了几个月,这些话,我却是耳上都听起了老茧的了。”

嘉和这才想着要间:“你们不是在北京开着茶馆吗?怎么又跑到上海去了呢?”

方小姐对着月亮,长叹了一口大气,说:“我此刻坐在这里,吃着西瓜,看着月亮,与你说着北京的那个茶馆,简直就如同做了一场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