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五章(第2/4页)

“我甚至愿意,”他在文章的结尾部分说,“拥抱向我挑战的那位匿名作者。如果我的读者像我和红衣主教阁下那样,知道了这意味着什么,而且也知道了他为什么隐姓埋名,那么他们就会相信我这番话的真诚。”

他在十一月的后半月向文学委员会宣布,他要到海边休假两个星期。他显然去了里窝那,但是里卡尔多很快就跟了过去,希望和他谈谈,找遍全城也没有发现他的踪影。十二月五日,沿亚平宁山脉的教皇领地爆发了异常激烈的政治游行示威,人们开始猜测牛虻突发奇想,在深冬的季节要去休假的理由。在骚乱被镇压以后,他回到广佛罗伦萨。他在街上遇到了里卡尔多,和颜悦色地说:“我听说你到里窝那找我,我当时是在比萨。那个古城真是漂亮,大有阿卡迪亚那种仙境的遗风。”

圣诞节那个星期的一天下午,他参加了文学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会议的地点是在里卡尔多医生的寓所,即在克罗斯门附近。这是一次全会,他晚来了一点。他面带微笑,歉然地鞠了躬。当时好像已经没有了空座。里卡尔多起身要去隔壁的房间取来一把椅子,但是牛虻制止了他。“别麻烦了,”他说,“我在这就挺舒服。”说着他已走到房间那头的窗户跟前,琼玛的座椅就在旁边。他坐在窗台上,懒洋洋地把头靠在百叶窗上。

他眯起眼睛,笑盈盈地俯视琼玛,带着深不可测的斯芬克斯式神态,这就使他看上去像是列奥纳多·达·芬奇肖像画中的人物。他原已使她产生一种本能的不信任感,这种感觉现在深化成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

这次讨论的议题是发表一份小册子,阐明委员会对托斯卡纳面临饥馑的观点,以及应该对此采取什么措施。这是一个很难决定的问题,因为如同往常一样,委员会在这个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琼玛、马尔蒂尼和里卡尔多属于激进的一派,他们主张强烈呼吁政府和公众立即采取切实的措施,以便解救农民的困苦。温和的一派——当然包括格拉西尼——害怕过分激烈的措词也许将会激怒而不是说服政府。

“想要立即帮助人民,先生们,用心是很好的。”他环视了一下那些面红耳赤的激进分子,带着平静而又怜悯的口吻说道,“我们大多数人都想得到许多我们不大可能得到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采用你们所提议的那种语气,那么政府就很有可能不会着手行动,直到真的出现饥荒他们才会采取救济措施。如果我们只是劝说政府内阁调查收成情况,这倒是未雨绸缪。”

坐在炉旁一角的加利跳起来反驳他的宿敌。

“未雨绸缪——对,我亲爱的先生。但是如果发生了饥荒,它可不会等着我们从容绸缪。等到我们运去实实在在的救济品之前,人民也许就已忍饥挨饿了。”

“听听——”萨科尼开口说道,但是好几个人的声音打断了他的话。

“大点声,我们听不清。”

“我也听不清,街上闹翻了天。”加利怒气冲冲地说道,“里卡尔多,窗户关了没有?说话连自己都听不清楚。”

琼玛回过头去。“关了,”她说,“窗户关得死死的。我看是有一班玩杂耍的或是别的什么从这儿经过。”

从下面街道传来阵阵的叫声和笑声,以及铃声和脚步声,夹着一个铜管乐队差劲的吹奏声和一面大鼓无情的敲击声。

“这些日子没办法,”里卡尔多说,“圣诞节期间肯定会闹哄哄的。萨科尼,你刚才在说什么?”

“我是说听听比萨和里窝那那边的人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也许里瓦雷兹先生能够给我们讲一讲,他刚从那里回来。”

“里瓦雷兹先生!”琼玛叫道。她是唯一坐在他身边的人,因为他仍然默不做声,所以她弯腰碰了一下他的胳膊。他慢慢地转过身来,面对着她。看见这张沉如死水的脸,她吓了一跳。片刻之间,这像是一张死人的脸。过了一会儿,那两片嘴唇才动了起来,怪怪的,毫无生气。

“对,”他小声说道,“一班玩杂耍的。”

她的第一直觉是挡住他,免得别人感到好奇。她不明白他是怎么回事,但是她意识到他产生了某种可怕的幻想或幻觉,而且这时他的身心全然为它所支配。她迅速站了起来,站在他和众人之间,并且打开了窗户,装作往外张望。只有她自己看见了他的脸。

一个走江湖的马戏班子从街上经过,卖艺人骑在驴上,扮作哈里昆的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披上节日盛装的人们开怀大笑,摩肩接踵。他们与小丑插科打诨,相互扔着如雨般的纸带,并把小袋的话梅掷向坐在彩车里的科伦宾。那位扮作科伦宾的女人用金银纸箔和羽毛把自己装饰起来,前额披着几缕假发卷,涂了口红的嘴唇露出做作的笑容。彩车后面跟着一群形态迥异的人——流浪汉、叫花子、翻着斤斗的小丑和叫卖的小贩。他们推推搡搡,乱扔乱砸,并为一个人拍手叫好。因为人群熙来攘往,所以琼玛起先没有看到是什么一个人。可是,随后她就看清了——一个驼子,又矮又丑,穿着稀奇古怪的衣服,头上戴着纸帽,身上挂着铃铛。他显然属于那个走江湖的杂耍班子。他做出可憎的鬼脸,并且弯腰曲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