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量劫起,贫道当镇人间一甲子!(第2/3页)

“最终越来越执着,越是执着越放不下,越放不下,越远离道,最终化作了八难最难之道劫,境界跌坠,自我放逐,应该是无惑你乘青牛而来,反而让他放下了,心中放下了,大道自然而来。”

齐无惑若有所思:“道劫?”

他忽而好奇了,自己会遇到的八难,又会是什么?

却见人间红尘,滚滚来去,那一身青衫道人提了剑,提了酒,大袖飘摇,往前走去,忽而饮一口酒,那先前已似乎饮尽了的酒壶之中,竟然又流淌出来了源源不断的美酒出来,似乎永没有穷尽,忽而放声大笑:“我有屋三间!”

“柱用八山。”

“周回四壁海遮拦。”

一言出,已是气象恢弘,极开阔画面!

屋三间,精气神。

八山为八难。

少年道人讶异抬眸,看着吕纯阳的背影,旋即微微笑了笑,知这是成道之诗,微微拱手,似乎相送,遥远之处,道人仰脖饮酒,宽大袖袍猛然擦过嘴角,复又一只手环顾周围,指着苍天,曼声长吟:

“万象森罗为斗栱,瓦盖青天!”

“无漏得多年。”

“结就因缘。”

“修成功行满三千。”

“降得火龙伏得虎,陆地通仙!哈哈哈哈!去也,去也!”

一身青衫,俊朗超凡的道人大笑着,走入红尘,一步一步,潜行匿踪,再复见不到了,而少年道人目送他远去之后,也笑了笑,转过身来,脚步轻而平和,一步步走入了那层层典籍汇聚,注定了要在此地呆一甲子的守藏室。

天高云远,红尘漫漫,两个道人,似乎相背对着彼此而远离了,再不曾回头。

红尘路远,大道徐缓。

道友,慢行!

岁月遥远,仿佛亦只寻常之日罢了。

吕岩,字洞宾,号纯阳。

后世道门遵之为吕祖,皆承其法脉。

道教丹鼎派之祖师,全真派之祖师,纯阳派祖师,少阳派祖师,剑仙祖师。

玉清内相,金阙选仙,化身为三教之师,掌法判五雷之令。

四生六道,有感必孚,三界十方,无求不应,黄鹤楼头留圣迹,大罗殿内炼丹砂,存道像于岩祠,显仙迹于云洞,衍法门之香火,作玄嗣之梯航,大圣大慈,大仁大孝,开山启教,元应祖师,天雷上相,纯阳主派,【警化孚佑帝君,兴行妙道天尊】。

——————《吕祖宝诰》

后世道门无不知这位吕祖的传说,他留下了许多的诗词,诸如一剑当空又飞去,洞庭惊起老龙眠;又如仗剑当空千里去,一更别我二更回,皆凌厉锋芒。

而在翻阅这些诗词的时候,却也有风格截然不同之之诗,皆和另一位道门的传说相关,只在最后。

似乎是在最后的时间里面,他们两位才在这个变动且恢弘的时代里面相逢。

在此之前,吕祖横行天下的千年岁月之中,并不曾认识。

试言,且言——

当时自饮刀圭,文谁信无中养就儿,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

不因师指,此事难知。

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脩【犹太迟】。

蓬莱路,待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续道藏·吕祖志·卷六末》

玄微,犹太迟!

……

灯火幽幽,年轻道人把一盏八景宫灯挂在桌案一侧,照亮左右。

而后送别了那位已经老迈的老人,上一代的藏书守把这里的诸多禁忌告诉了他,其实也没有什么所谓的禁忌,只需要小心便是,不要毁去了这些典籍便是。

齐无惑甚至于还翻出来了竹简编撰的书卷,对着八景宫灯微微一吹,灰尘便飞扬而起,许久方才落下来,可见这些卷宗已经许久不曾被人翻阅过了,上面记录的,也不是什么修行的秘钥,只是过去人类对于天地万物的思考。

守藏史乃只一寻常小官,而今诸事变化翻天覆地,昨日的高官厚爵,今日或许就成了阶下囚徒;今日之布衣白身,他日或许已要平步青云,只是外界之翻天覆地,却又如何能够影响到了这狭小的藏书守?

齐无惑这几日翻阅过了这里的各类古代籍贯目录,方才发现,此地的卷宗,实在是太多了,此地有自古人皇开始的八千年岁月诸典籍,甚至于还有在玄真师兄之前的各类典籍,他都没有毁去,而是将这些卷宗都整合起来,存放在这守藏室之中,以待后来者。

而今天下之人道气运汇聚纷杂,而齐无惑自玄真师兄那里继承而来的人皇气运密卷,还没有完成;玄真已经是天纵奇才,更是自己开辟道路,齐无惑想要理解玄真师兄的道路的话,就需要先翻阅他曾经翻阅的典籍,才能在其上更进一步。

老青牛看着瞠目结舌,道:“这,这……,无惑,你难道要把这些卷宗都看一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