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秦 观(第2/2页)

其次,秦观词的构思炼意十分新巧微婉,他打破了以前写词一般情景分咏的常见模式,往往景中含情,情中见景,而且比以前的婉约词人更讲究词语的锤炼和活用,这从前文所举“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砌成此恨无重数”等已经可见一斑。再看《蝶恋花》:

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霎时间风雨。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

同样是佳人独居惜春的旧话题,却全从佳人的痴想落笔:屈指计算,艳阳天本来就太少,加上中间难保没有霎那间的风雨,这就更加珍贵了。然而流水落花的去处已经无可问讯,说明春天已去,飞云本来与流水落花一样,也是不可问的,但飞云既然来来去去不为季节所限,那么无妨请它遮住春天的归路。人与云的对话虽然是不可能的,但不可能中却有合理的逻辑,这是产生妙想的基础。但即使浮云可为佳人停住,却如此虚飘,又怎能挡得住春天归去呢?这就反过来加深了春归不可阻拦的悲哀。立意看来非常新奇,但又很曲折深婉。这一构思对于后来辛弃疾的“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摸鱼儿》)应有启发。秦观的小令写得也很隽永有味。《如梦令》: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这一首写驿亭宿夜、客中荒凉的景象,无一语抒情,只是在沉寂如水、霜风凄紧的深夜里,取了梦被老鼠偷灯油惊醒的细节,便写出了一夜熬到天亮的苦况。以“窥”字写老鼠偷油吃的本性,极为传神。另一首《如梦令》: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以“红溜”形容莺嘴啄花掉下来的花瓣,以“绿皱”形容燕尾掠过水面时带起的波纹,这种以颜色词和形容词搭配的构词方式,可以看成是李清照的“绿肥红瘦”之先导,同样,“人与绿杨俱瘦”的新颖构思,也不难令人想到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虽然后者更为著名,但秦观的创意之功不可掩没。

秦观词写景多有巧思,善于选择富有感染力的典型景物烘托情思,往往达到不言情而情自无限的境地。而他直接言情的篇章也有其含蓄新颖的韵味。如著名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历来诗人们以此为题材,都是同情他们的会短离长,为之代诉相思之苦。而这首词却能推陈出新,自出机杼,认为在这样美好的夜晚每年相逢一次,就抵得过人间无数次团圆。尤其新警的是:下片在细腻描绘他们不忍匆匆分离的柔情时,指出两情若是长久,并不一定要朝暮相处,这就否定了朝欢暮乐的庸俗感情,歌颂了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此词用笔虽然平直,却在立意上取得了另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后人对于秦观词的评价很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观诗格不及苏黄,而词则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意思是他的诗格调不如苏轼和黄庭坚高,但他的词从情韵来看,超过苏黄,这反映了婉约派的爱好和评价标准。但总的说来,秦观词典雅清丽、含蓄蕴藉,能将书面语和口语熔铸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文字精妙贴切而流畅自然,工于刻画,合于音律。确实对婉约词的表现艺术做出了较大贡献。这些特点后来又为周邦彦所继承发展,使宋末词风朝雅化的方向又推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