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锦囊(第2/3页)

断章

这问题我不要分明,

不要说爱还是恨;

当我们提壶痛饮时,

可先问是酸酒是芳醇?

愿她温温的眼波

荡醒我心头的春草:

谁希望有花儿果儿?

但愿在春天里活几朝。

这首诗的内容如题目一样,是在无数生活片段、无数感情波动里撷取的一个断章。爱和恨的判断已经不再重要,判断的分明又怎能及得上眼底软软的温柔。只要眼中还有爱,只要心中还有爱,再大的波澜起伏也会变成爱情长途上最为动人的细节。

凝泪出门

昏昏的灯

溟溟的雨

沉沉的未晓天

凄凉的情绪

将我的愁怀占住

凄绝的寂静中

你还酣睡未醒

我无奈踯躅徘徊

独自凝泪出门

我已够伤心

清冷的街灯

照着车儿前进

在我的胸怀里

我是失去了欢欣

愁苦已来临

这首诗歌是戴望舒的早期作品,诗中满是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以及此后在其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悲伤气氛。在这个小小的细节——凝泪出门——生活中最为平常的意象、每个读者都感到无比熟悉的场景中,作者注入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细腻情思,在让人感觉亲近的同时,也唤起某种属于读者自己的回忆。

可知

可知怎的旧时的欢乐

到回忆都变作悲哀,

在月暗灯昏时候

重重地兜上心来,

啊,我的欢爱!

为了如今惟有愁和苦,

朝朝的难遣难排,

恐惧以后无欢日,

愈觉得旧时难再,

啊,我的欢爱!

可是只要你能爱我深,

只要你深情不改,

这今日的悲哀,

会变作来朝的欢快,

啊,我的欢爱!

否则悲苦难排解,

幽暗重重向我来,

我将含怨沉沉睡,

睡在那碧草青苔,

啊,我的欢爱!

对于诗人来说,敏感细腻的心思常常成为感伤的源泉。在无从把握的情感中找不到明晰的指引,却又不愿就此离开,为此辗转反侧,九死不悔。爱情的无常总让人为此伤神烦恼,但是谁又能说这不是爱情最迷恋的地方?因为诚挚,所以放逐一切的阻隔;因为忠贞,所以愿意承担所有的悲苦。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静夜

像侵晓蔷薇的蓓蕾

含着晶耀的香露,

你盈盈地低泣,低着头,

你在我心头开了烦忧路。

你哭泣嘤嘤地不停,

我心头反覆地不宁;

这烦忧是从何处生

使你堕泪,又使我伤心?

停了泪儿啊,请莫悲伤,

且把那原因细讲,

在这幽夜沉寂又微凉,

人静了,这正是时光。

夜晚的安宁适合许多事情的生长蔓延。静夜,一切都变得清凉,白天过于明亮的光线和烦躁的气温都一扫而空,似乎所有的人与物都凝结在水里,不急不缓。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她”好像放得下,而那抽泣却又总也停不下来,于是诗人只能用反复而慌乱的言语说出自己的担心。对于爱情持久的渴望和耐心是戴望舒面对爱情的姿态,他相信在漫长的努力和等待之后,终会收获宁静。

山行

见了你朝霞的颜色,

便感到我落月的沉哀,

却似晓天的云片,

烦怨飘上我心来。

可是不听你啼鸟的娇音,

我就要像流水的呜咽,

却似凝露的山花,

我不禁地泪珠盈睫。

我们行在微茫的山径,

让梦香吹上了征衣,

和那朝霞,和那啼鸟,

和你不尽的缠绵意。

徜徉山水之间,便容易唤醒在心底沉睡酣眠的诗情画意。面对朝霞的旖旎、啼鸟的娇音和清风拂香的山径,诗人为之喜悦和震撼,却又同时在大自然宏大的美景前面黯淡了自己。诗人的心情应当是复杂迂回的,既享受于自然的馈赠,又时时对比起自己的愁怨嗟叹。这样的一个旅行,是生命面对现实的最真实的表达。

残花的泪

寂寞的古园中,

明月照幽素,

一枝凄艳的残花

对着蝴蝶泣诉:

我的娇丽已残,

我的芳时已过,

今宵我流着香泪,

明朝会萎谢尘土。

我的旖艳与温馨,

我的生命与青春

都已为你所有,

都已为你消受尽!

你旧日的蜜意柔情

如今已抛向何处?

看见我憔悴的颜色,

你啊,你默默无语!

你会把我孤凉地抛下,

独自蹁跹地飞去,

又飞到别枝春花上,

依依地将她恋住。

明朝晓日来时

小鸟将为我唱薤露歌;

你啊,你不会眷顾旧情

到此地来凭吊我!

古词中有个优美的词牌名叫做“蝶恋花”,花只能“被”恋着,一旦蝴蝶离去,被抛弃的花儿又该如何?于是残花对蝴蝶有了这番哭诉。这首诗的题材可以称得上古旧,从《诗经·氓》中就可以看到它遥远的影子——被抛弃者的哀怨倾诉。当诗人选用现代诗的形式重写这一题材时,大约也是在心里存着向古诗挑战的心思?这种挑战无疑是成功的,面对那样哀怨的语调,哪怕是铁石心肠的人,也要流下两滴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