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后续风波(第3/3页)

说是小事,可事关东宫储君,哪有小事!

经筵打瞌睡,往大了说,便是课业懈怠,请安的时候晚了,往大了说,便是不敬君父……这种事情,只不过看有没有人借题发挥罢了。

现如今,倒是还没有人如此渲染,可显而易见的是,何文渊一事的影响,已经开始逐渐显现了。

念及此处,俞士悦不由苦笑一声,这帮人都没有脑子的吗?

他们难道不知道,以他们的身份,即便是密奏,内阁的大臣也是有机会看到的,而且,大有可能,负责票拟的,会是自己这个兼任太子府詹事的次辅啊!

在小票上写好票拟,俞士悦将其重新封起来,心中又想,又或许,他们不是不担心,而是……他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恐怕其他的阁臣处,这样的奏疏也不会少。

只不过,限于天子的禁令,俞士悦也不能和他们打探就是了……

将这份洋洋洒洒写了近两千字,指责太子殿下前日用膳的时候没有礼仪,把整整一盘子菜都吃的干干净净的密奏搁下,俞士悦的目光,又移向了旁边另一本奏疏。

这份,不是密奏,而是明奏!

但是,麻烦程度,却不亚于刚刚那些密奏。

无他,因为这些奏疏的呈递者,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东宫的属官。

不出预料的是,天子那份加恩安抚的诏旨,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至少,在得知何文渊最终的处置之后,东宫的许多官员,都感到非常的不满。

这些人,其中有不少都是翰林院出身,在朝中的人脉广阔,所以,没过多久,就递上来了不少,弹劾何文渊的奏疏。

当然,之前俞士悦的劝告,也并非是完全没有效果,这次这些人倒是学聪明了些,并没有直接反驳天子在诏旨当中的说法,也没有继续给何文渊扣帽子,只是以言行不谨,殿前失仪罪来做文章,重点就围绕在,如此‘大罪’,天子处置的太轻了。

像是最激进的倪谦的那一份奏疏里头,就直接了当的挑明了,吏部侍郎转调江西巡抚,只能算是平调,虽然品级有所降黜,但却并不能起到惩处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便是眼前的这一份,来自于右春坊大学士,徐有贞的!

看了这份奏疏,俞士悦也不得不说,这徐有贞,倒是真下得了狠心。

他的这份奏疏内容很简单,而且,一反常态的,不是在弹劾何文渊,而是一份自罪疏。

在奏疏中,徐有贞自承文华殿和何文渊争吵不休,言行不谨,殿前失仪,自请降黜为七品县令,以儆效尤!

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这份奏疏,最终还偏偏分到了俞士悦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