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1章 不叫《翼骑兵进行曲》的进行曲(第2/3页)

这根琴弦,就像是在自己的大脑中,可以由自己自由操纵,然后在现实中再投射出来,然后重现自己所设想和模拟的物理现象。

而这根琴弦,事实上本身也是系统所投影在不同时代的,由什么操纵其实并无所谓。

这种演奏方式,谷小白可以开发的技巧,那就多了。

譬如把拨弦当做主要的演奏技巧。

二胡技巧里面,也有拨弦的技巧,著名的二胡曲《战马奔腾》里面,那铮铮的拨弦声就极有特色。

但是二胡本身在拨弦方面毕竟是弱的,如果二胡的拨弦也很好听,表现力也很强,那就没有琵琶、月琴、阮之类的什么事儿了。

但是这对谷小白却不成立。

只是利用意识来操纵琴弦,可以利用琴弦本身的超幅震动,让它的音量,做到拉弦乐器这种利用弓上马尾纤细的分支绒毛产生的摩擦力,擦动琴弦,所不可能做到的洪亮。

而谷小白甚至发现,他可以利用这根琴弦震动的同时,去击打二胡无名的本体。

用本来本应该发声的部位去琴弦演奏本来作为支撑部分的二胡本体……

这是什么样的感受?

琴弦击打琴杆的声音像是梆子,清脆明亮;击打蒙皮的声音则像是打小鼓,更闷,更响。

击打琴码则,则声音更加神奇,像极了军鼓的声音。

谷小白的这首《北大西洋狂想曲》的前三个乐章,还是人类可以做出来的技巧。

虽然第三个乐章的“铮鸣剑闪”就已经是全世界只有谷小白能做到。

但第四个乐章,就已经是人类的技巧,普通的乐器所不能及的了。

而谷小白的这第四乐章,也和之前的三个乐章一样,有三个主题。

第一个主题是《南行》,是一段略显舒缓的乐曲,展现了一段田园风光。

而现在,谷小白奏响的,是第二个主题。

《骑战》。

它是一首为了骑兵冲锋而写的进行曲!

而现在,这首曲子穿越了三百年的时光,从古代穿越到了现代,

TVP的直播画面,覆盖了整个波兰。

而不论是城堡广场的抗议,还是之前他们所进行的那场乌苏拉教授的直播,也极受关注。

而现在,这些人,都被谷小白的这首曲子所震撼。

一开始,近乎舒缓的旋律之下,骑兵们开始缓缓前行。

他们检查武器,调整呼吸,安抚战马,排开阵型。

下一秒,弦响鼓张,铮铮的拨弦声音出现,突然,弦声加大,猛然撞击在了琴杆上。

“梆”一声,同一时间,最前面的老布轻轻一晃缰绳,纵马前行,马的前蹄踏出。

琴弦的震动依然在传递,在撞击了琴杆之后,这个波浪不停,以普通的乐器绝对不可能的方式,传导到了琴码上。

“咚!”类似军鼓的声音,和老布的战马马蹄落地的声音,完全重合在了一起。

完全合拍,是一种极为奇特的体验。

每一步都踩在节奏上,那是一种让人头皮发麻,肚皮发痒的感觉。

全身的激素急速分泌,精神高度集中,就连心脏都在以固定的节律收缩,瞬间激活人类本身的所潜藏的节律感,以超越人类极限的精确度行动。

在和谷小白的节奏合拍的一刹那,老布就有一种感觉,他不再是自己。

他是前方那个身影的延伸,是他的手臂,是他的肢体,是他的延伸。

那响起来的音乐,让更伟大的,更强大的力量支配了他,而他却乐意如此,把小我完全摒弃,被更伟大的意志和更伟大的力量所引领着。

所有的思想,都不再需要去做判断,只需要去执行。

恐惧、迟疑、犹豫,全部被摒弃。

只有精确到极点的直觉与反应。

老布是第一个,在他前行之后,他的身后,两名翼骑兵同时向前。

“梆”一声,马蹄抬起。

“咚”一声,马蹄落地。

重复。

继续重复。

骑兵们的速度越来越快,他们聆听着谷小白的乐曲,完美配合着他的步调,冲锋!

换句话说,这乐曲,不但是一首进行曲,它更是谷小白的传令兵,将谷小白的意图、判断、命令传递到了全场。

十多个节拍之后,整个骑兵已经完全进入了最佳战斗状态。

而这个时候,对面的骑兵们,还完全没有调动起来。

短短几十秒之后,百多名翼骑兵的马匹步调、起伏姿势,甚至都开始趋于一致。

这一刻,这支骑兵就像是完全同步为一体。

从高空俯瞰下去,整个骑兵队伍,就像是海浪!

一波一波,一浪一浪,那种只有步兵才能达到的步调一致,竟然出现在骑兵的身上。

那种不经过刻苦训练,在阅兵式上都达不到的整齐划一,竟然出现在了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