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剑指全国,新世纪的超级总部计划!(第2/3页)

另外一位银行老大附和道:“并非我们不相信新世纪的信誉和还款能力,但是根据贵公司的市场估值,贷款比例太高了,我们不能为你们开特例呀!”

“是的,如果光是以上那些的话,最多二十五亿也就够了,”杨奋说到这里顿了下,这才缓缓地道:“但是我们还打算自建一个总部!”

“总部?”

正省和银行老大们不由得一怔。

“是的,因为人员需要大幅扩招的关系,目前鼎盛大厦的总部办公楼肯定不够用了!”

“我们不打算另租写字楼了,新世纪再怎么说也是江浙泸数码领域排得上号的知名连锁企业之一,而且很快就要冲向全国了,怎么能连自己的总部都没有!”

“所以,我们非但打算在临安建一个总部,还要建一个超级总部,至少得拿个两百亩地,并把它打造成浙省乃至全国最好的公司园区,包括办公区,职工宿舍,生活区,甚至是园区内的商业休闲区。”

“一是解决办公问题,二十作为品牌形象工程,三是可以吸引全国最好的优秀人才来投!”

“我们的目标是滨江高新区挂牌拍卖的地块,按照该区目前四百万左右一亩的价格,拿下一块两百亩左右的地就得八亿左右,加上手续和各种建造费用,十五亿左右的预算还是保守的。”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新世纪贷这四十亿,还有其他大项目要做。

这时苏泽林也出声了:“无论新世纪未来的发展如何,这块地和我们的总部就在这里,它本身是有价值的,而且以现在国内的房地走势来看,它只会涨不升,各位领导完全不用担心这额外贷的十五亿会有太大的风险。”

“还有,我们这么做,也是表明新世纪想要在临安永远落户的决心。我们扎根浙省和临安,各位领导一直都很关照,在新世纪的成长中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也希望永远都呆在这里!”

最后那段话说得就很有艺术感,表面上是感谢众人,其实别有深意。

大领导最担心的一件事,就是新世纪做起来了,却跑路了,跑去北上广深等经济前景比临安更大的超一线城市。

所以混子可以拿这件事作为谈判的资本,当然你不能直接威胁大领导,只是稍为提示,给他一点自己想象的空间。

从苏泽林的口气,正省能听得出来,新世纪做这个总部那是志在必行,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如果没能从银行弄到这总部的那笔额外贷款,说不准他放出消息,财大气粗的盛海就向它招手了。

来来来,你新世纪来我们盛海落户,不就贷个四十亿嘛,我们盛海别的不多,就钱多。

要真到了那个时候,他这个正省得把大腿给拍断。

当然了,新世纪并非白眼狼,同样的条件,甚至不如盛海的条件,只要你能满足它的要求,它就会成功落户临安。

有了个价值二十亿以上的超级总部在临安,那它落户本省就成定局了,还能跑去哪?

大领导很看好新世纪,快把它当成国企外的干儿子栽培了,因为这点事让它和浙省脱离父子关系那是万万不行的。

正市更紧张,别说新世纪跑路去盛海了,去省内别的市都不行,就得在临安。

他丝毫不敢怀疑苏泽林的话,这里的人都知道,其实这位刚毕业的大学生才是新世纪真正的老大。

尽管新世纪的股东花名册不公开,但肯定瞒不过他们的耳目,而且每次银行贷款这位大股东都是得出面的。

这个人的说话做事比起总裁杨奋更厉害,他说得出是真做得到的。

于是正市毫不犹豫道:“我觉得苏总的话没错,新世纪的总部大楼倘若真的建起来了,也是很值钱的嘛,押在银行这里,可以减少风险。更何况新世纪的估值提升之快是有目共睹的,前年它的估值也就十多亿而已,现在都翻好几倍了,再过得一年,搞不好又得翻几倍,到时这四十亿还多吗?”

正省也点头道:“新世纪要冲向全国,形象工程确实很重要呀,不管为咱们省的经济发展和优秀人才吸纳都大有益处,我觉得这笔额外的贷款可以有!”

几位银行老大对看一眼。

新世纪贷的四十亿,有一部分用于建总部的话,那确实得另当别论。

更何况,它并非一家死气沉沉的日暮企业,而是旭日东升的活力企业,还有着无限的上升前景。

所以,这次业务,还是很值得赌一铺的。

如果自己不同意的话,新世纪转头跑向盛海那边寻求贷款,自己就得丢失一笔大业务。

几个银行老大讨论过后,最终做出了决定,愿意共同承担新世纪的四十亿贷款,但是其中的十五亿只能用于总部园区的地块购买和建设,而且没需要花一笔就划拨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