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2/5页)

两人跟在那只狗后面,在草坪上缓缓走着。翠芝忽然说了一声:"他真活泼。"世钧道:"你是说来利?"翠芝略顿了一顿,道:"不,我说叔惠。"世钧道:"是的,他真活泼,我要是心里不痛快的时候,去找他说说话,就真的会精神好起来了。"他心里想,究竟和翠芝没有什么可谈的,谈谈就又谈到叔惠身上来了。

翠芝让他进去坐一会,他说他还有两家人家要去一趟,就告辞走了。他这些日子一直没到亲威家里去走动过,这时候已经满了一百天,就没有这些忌讳了,渐渐就有许多不可避免的应酬。从前他嫂嫂替他和翠芝做媒碰了个钉子,他嫂嫂觉得非常对不起她的表妹,"鞋子不做倒落了个样"。事后当然就揭过不提了,翠芝的母亲那方面当然更是讳莫如深,因此他们亲戚间对于这件事都不大知道内情。爱咪说起这桩事情,总是归罪于世钧的怕羞,和翠芝的脾气倔,要不然两人倒是很好的一对。翠芝一度订了婚又悔婚,现在又成了个问题人物了。世钧也许是多心,他觉得人家请起客来,总是有他一定有她。翠芝也有同感。她常到爱咪那里去打网球,爱咪就常常找世钧去凑一脚。世钧在那里碰见一位丁小姐,网球打得很好,她是在上海进大学的,和世钧还是先后同学。世钧回家去,说话中间提起过她几次,他母亲就借故到爱咪那里去了一趟,偷偷的把那丁小姐相看了一下。世钧的父亲临终的时候曾经说过,说他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看见世钧结婚。他母亲当时就没敢接这个碴,因为想着世钧如果结婚的话,一定就是和曼桢结婚了。但是现在事隔多时,沈太太认为危机已经过去了,就又常常把他父亲这句遗言提出来,挂在嘴上说着。

相识的一班年轻人差不多都结婚了,好象那一年结婚的人特别多似的,入秋以来,接二连三的吃人家的喜酒。这其间最感刺激的是翠芝的母亲。本来翠芝年纪也还不算大,她母亲其实用不着这样着急,但是翠芝最近有一次竟想私自逃走,留下一封信来,说要到上海去找事,幸而家里发觉得早,在火车站上把她截获了,虽然在火车站上没看见有什么人和她在一起,她母亲还是相信她一定是受人诱惑,所以自从出过这桩事情,她母亲更加急于要把她嫁出去,认为留她在家里迟早要出乱子。

最近有人替她做媒,说一个秦家,是一个土财主的少爷,还有人说他是有嗜好的。介绍人请客,翠芝无论如何不肯去,一早就躲出去了,也没想好上哪儿去。她觉得她目前的处境,还只有她那表姊比较能够了解,就想去找她的表姊痛痛快快哭诉一番。沈家大少奶奶跟翠芝倒是一直很知己的,就连翠芝和一鹏解约,一个是她的表妹,一个是她自己的弟弟,她也并没有偏向着谁。因为在她简单的头脑中,凡是她娘家的人都是好的,她弟弟当然是一等一的好人。她的表妹也错不了,这事情一定是有外人从中作祟。一鹏解约后马上就娶了窦文娴,那一定就是窦文娴不好,处心积虑破坏他们的感情,把一鹏抢了去了。因此她对翠芝倒颇为同情。

这一天翠芝到沉家来想对她表姊诉苦,没想到大少奶奶从来不出门的人,倒刚巧出去了,因为她公公停灵在庙里,她婆婆想起来说好久也没去看看,便买了香烛纸钱要去磕个头,把小健也带着。就剩世钧一个人在家,他一看见翠芝就笑道:"哦,你家里知道你要上这儿来?刚才他们打电话来问的,我还告诉他们说不在这儿。"翠芝知道她母亲一定是着急起来了,在那儿到处找她。她自管自坐下来,问道:"表姊出去了?"世钧道:"跟我妈上庙里去了。"翠芝道:"哦,伯母也不在家?"她看见桌上有本书,就随手翻看着,世钧见她那样子好象还预备坐一会,便笑道:"要不要打个电话回去告诉你家里,说你来了?"翠芝突然抬起头来道:"干什么?"世钧倒怔了一怔,笑道:"不是,我想伯母找你也许有什么事情。"她又低下头去看书,道:"她不会有什么事情。"

世钧听她的口吻就有点明白了,她一定是和母亲呕气跑出来的。翠芝这一向一直很不快乐,他早就看出来了,但是因为他自己心里也很悲哀,而他绝对不希望人家问起他悲哀的原因,所以推己及人,别人为什么悲哀他也不想知道。说是同病相怜也可以,他觉得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比和别人作伴要舒服得多,至少用不着那样强颜欢笑。翠芝送他们的那只狗,怯怯的走上前来摇着尾巴,翠芝放下书给-抓痒痒,世钧便搭讪着笑道:"这狗落到我们家里也够可怜的,也没有花园,也没有人带-出去溜溜。"翠芝也没听见他说些什么。世钧忽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