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天行者 第六章(第2/19页)

那一声霹雳大约用尽了老天爷的力气,暴雨终于减弱了。

这时候,邓有米也来了。邓有米想过那阵霹雳也许会弄出点事故来,却没料到它几乎毁了学校。旗杆下面的那块巨石更让他大惊失色。如果惯性再大些,石头越过操场,沿着山坡下去,正好是他家所在的村子。

最恐惧的人是蓝飞。从山上下来,说好大家一起将教室巡查一遍,蓝飞走到六年级教室,就站在那里不动了。六年级教室被那块大石头砸个正着,外墙倒了,大梁一端歪在地上,另一端搭在后墙上。讲台被砸到地下近半米深。蓝飞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些,叫了他几次,都没有动静。突然,他说:如果不是一再推迟开学,大石头滚下来时,我正好站在讲台上讲课。孙四海回敬说,一点没错,还有三十名学生陪着你哩!

余校长说,当务之急是要向村长余实汇报,还要找人帮忙挑后沟里的沙土,不然,剩下的两间教室也很危险。

找人救急的孙四海一会儿就带回十几位学生家长。

向村里报告灾情的邓有米,却没有带回村长余实。村长余实淋了雨,感冒发烧,刚喝下一碗姜汤,正盖着棉被发汗。听了邓有米的话,村长余实直骂老天爷,为何单挑六年级教室砸。他说烧一退,就会赶到学校来。

大家顾不上吃晚饭,一口气忙到半夜,才挖出一道临时排水沟。余校长喘了一口气,发现雨已经停了,云缝里露出几颗星星。

临散去时,余校长与大家说好,明天一早接着干。

因为太累,余校长夜里睡得很沉。一觉醒来,听到外面有动静,原来是村长余实领着叶碧秋的父亲等六七个砌匠来了。天色还不太亮,余校长带着村长余实实地看了一遍。在没有倒塌的教室里,村长余实皱着眉头看了半天,指着后墙说:“这墙歪了!”

大家眯着眼睛看去,墙壁果然歪了。

在村长余实的亲自督促下,几位砌匠用新砍的几根树干,由内向外将墙壁撑住。至于后沟的沙土,不用村长余实安排,家长们早就排好班,三五个人一伙,轮流来学校,估计一个星期就能清除干净。

只是五六年级教室的问题太大。桷子、桁条几乎全断了,陈年旧瓦本来就很脆,从高处摔落下来后,几乎没有一块完整的。最关键的还是横梁断了,不能再用。没有横梁,教室就无法修复。有位砌匠是王小兰婆家的亲戚,这位李家表哥记得王小兰的小叔子原来打算盖平房,备了一副横梁,后来盖了楼房,横梁没有用,一直闲在那里。村长余实听了,连声叫好,就是不提买横梁不能赊欠的铁规矩。

见大家都不做声,村长余实就催余校长赶快去王小兰家,小叔子不在,她丈夫一样可以说话算数。余校长说,一副横梁要抵半间屋的价,学校出不起这个钱。村长余实说,大家都说余校长到省城赚了一个万元户回来,急事急用,可以先垫付一下。余校长被这话顶到墙根上,连个借口都找不出来,咬着牙说,他那点钱只够买一副横梁。村长余实很高兴,说桁条和桷子缺多少只管上山去砍,将账记在村委会的名下。

事情刚商量出个眉目,天地间忽然一亮,云层遮掩的山岭上,露出一道灿烂霞光。大家心头一喜,这场雨下得太足,接下来半个月肯定全是天晴。

在去王小兰家的路上,余校长不停地责怪自己,怎么就想不出拒绝的办法,将攒下来的这点钱留给余志呢?直到与王小兰的丈夫谈妥,钱都付了,他还在后悔。

王小兰不了解内情,还以为是村长余实额外开恩,禁不住长吁短叹,如果村官们事事都能如此,界岭的事就好办多了。正在数钱的丈夫,冲着王小兰大骂,界岭的事与你有个屁相干!

余校长转身出屋,见李子正在收拾行李,就问她,父母刚才是不是又吵架了。李子点点头,从上初中开始,每次回家他俩都要吵一架,离开家时,又要吵一架。今天早上妈妈在厨房里偷偷地为她炒油盐饭,他俩又吵起来了。余校长说,人病久了,越活越不容易,能吵架说明他身体还能挺得住。李子说,她觉得父亲其实烦的是她。还说,如果不是想妈妈,她真想长期住在学校里,不回家了。

听李子这么一说,余校长就觉得自己不应再想那些钱了。

回到家里,余志将做好的早饭送到他面前。余校长看了一眼余志有些贫血的脸色,又心酸起来,明明很饿,却咽不下东西,勉强将碗里的饭吃完,就放下了筷子。余志问他是不是感冒了。余校长一边否认,一边往外走,正好碰上背着一只大包的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