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后果

韩彻听闻这些,又一次沉默下来。

“二兄,愿与不愿,咱家又有的选吗?”三娘就又说道。

要知道这件事,能决定的从来就不是三娘和韩家想如何,而是太子和太子妃,以及肃王李泽的想法和意愿。

“我也知晓二兄是担忧我,为我好。”三娘骨子里其实一直都带着几分要强,此时她就又问韩彻:“即便我将来是嫁去的别家,对方甚至还比咱们韩家势弱。然而这日子长久的过下来,难道就不会有难处的时候吗?”

“可你若真嫁的是皇家,二兄想护你就没那么容易了。”韩彻忍不住就叹气道。

就不说什么党派之争了,这毕竟都是将来的事,要知晓礼部现在正在为太子的登基大典而忙碌,谈这些委实还有些过早。

那就只单说在时下这种皇权至上的社会背景下,韩彻即便将来把官做得再大,他还能大过皇家吗?

在皇家那里,想要论对错之前,都先得论君权!

“即便如此,我也还是想。”三娘眼神坚定道:“这日子的好坏,说到底也还是要靠自己去过。若真碰上难处了,那就想办法去解决它!”

其实在刚回京的时候,对于婚事,三娘是有过少女期对情爱上的幻想的。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本就理性偏多的三娘,这几年的思想还又变得更成熟了起来。当人变得越来越理性后,就越难被所谓的情爱所迷眼。

所以,三娘就还对韩彻说道:“身处低微时,遇事只会越发身不由己。”

想当年,陈家和吴家想打压他们家就打压了,根本不需要做多顾虑。事后虽不知自家二兄是用了何种法子解决的,然而陈家也不过是宴请了他们家过去,对外摆出一份态度。

这件事当时瞧着是过去了,可自此也在三娘心里埋下了种子。

韩彻看着这样的三娘,一时之间竟有些不知该如何开口了。

当然,最要紧的是在今日的宴会上,她给陈二娘所设的坑,也让韩彻深刻感受到了三娘对政/治上的敏感程度和应对手腕。

别看今日宴会上没能将事情闹起来,显得平平静静的,就当真以为这事就过去了。

人人皆知太子妃举办这场宴会的目的,是为着肃王的婚事。那么对于事先看好的女郎们,又怎知太子妃没有安排人全程注意?

作为太子妃身边的女史,陈大娘子当时能那么及时的赶过来,制止住陈二娘。在三娘看来,就已经证实了她的这份猜测。

也一如三娘所猜测的一样,白天宴会上的事情,不止是太子妃知晓的一清二楚,就连太子那边,也很快得到了消息。

当听完侍从和婢女们几乎一字不差的,还原了当时的情况后。太子虽未言语,表情却带上了几分冷意。

作为才刚经历过党派争斗,好不容易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太子最为痛恨的,就是对方站立到他的政/治对面去。

哪怕是只展现了一点点这方面的倾向,太子也是不能容许的。

近来还又正值太子即将登基为新帝的最要紧时刻,虽然对太子最具有危险性的政/治敌对们都已经被他彻底打压了下去。可架不住老皇帝还活着,这时候要是有心人再一挑拨,滋生些事端,对太子就很可能造成不小的威胁和麻烦。

所以说,在白天的宴会上,当三娘说出最后那一番话后。不管陈二娘本来的目的是什么,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又预备如何应对的,落在有心人的眼里,陈二娘就已经给杨家和陈家招来了祸端。

那韩彻又正好是太子准备要重用起来的,他在理财上面所展现出来的那份能力,近来又给太子和朝廷解决了极大的困难和麻烦。

这也是太子妃忽然看重韩三娘的主要原因。

对于韩三娘这次在宴会上,讨论政事一事,太子和太子妃也都没有多在意。

女郎有些才干和聪慧,本就是他们看中韩三娘的另一原因。再者,就韩三娘当时的那些言论,与其说是讨论政事,还不如说是借着这些事在向上表忠心。

反倒是陈二娘的言行举止,太子此时就忍不住开始怀疑,陈二娘这么一个女郎,她今日在无缘无故的情况下,突然这么做,到底是真的针对韩三娘,还是借韩三娘针对韩彻?

若是借韩三娘针对韩彻的话,那这到底是陈二娘自己的想法,还是平日里,她在杨家,或是在陈家听到了些什么?

莫不是杨家或是陈家,对他这个太子,其实一直心怀不满?

但不管事情究竟是哪种真相,陈二娘在宴会上的这些言词和举措,都让太子心里对杨家和陈家产生了怀疑和不满。

两日后,如今已经升任为了礼部尚书的陈卓,受太子召见,与几位重要朝臣一起进宫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