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第2/4页)



  入画!惜春心里一荡,她随即想到,来的是冯家人。正想着,外面有人过来传话,冯母到了。晓月本叉着手看底下人在收拾这些东西,心里的郁忿才散一些,听说冯家人到,既摸不着头脑,又不敢怠慢,忙忙迎了出去。

  不一会儿,小轿已到了回廊,入画先进了门,一眼望过去,屋子里清冷凌乱,惜春站在里屋看她。入画望过去,惜春脸上无一点脂粉色,瀑布般的长发,也只用一根木簪子簪住,全身上下,玩器饰物全无。

  入画低头看看自己,也不至于这样寒素,眼见着满地凌乱散落破碎的都是惜春的衣服,一眼望过去却都是陌生人。她心里酸楚,一言未发已滚出泪来。想起自己来这里的目的,她拿出帕子拭了泪,走出门去对晓月道:"姐姐,夫人传你有事,这里我侍应着就成,你快些去吧。"

  晓月是个老办事的,焉能听不出她话音,忙欠身应道:"我这就去。"一面说着,一面将别苑里的陈府下人统统撤走,拿着剪子剪衣服的丫头正杵在那里不知所措,入画斥道:"你还不去!"小丫头闻言巴不得一声,如蒙大赦,丢下剪子,飞奔出去。

  入画看着周围人都去尽了,对着惜春行礼,站起来望着她,一语未出,又滴下泪来,哽哽咽咽地道:"姑娘,你受苦了!"

  "再见到你真好。"惜春拉着她的手笑道:"你长大了,不在我身边,你果然活的更好。"

  "我好,姑娘不好,我恨不得自己不好,当初我为什么急着嫁人,陪在你身边,也不至于姑娘今日举目无亲,受人欺凌。"

  "傻丫头,苦是自来自担当,靠不得别人的。什么苦不苦的,我倒不觉得。"惜春笑着抬手给她拭去脸上泪水。话虽如此她仍被入画牵动情肠,嘴角微露出苦涩的笑意,道:"你这会子来,可是专程来同我述姐妹情的,外面的人,久等了不好。"

  "是,我这去将老太太迎进来,她有话对你说。"

  "去吧。"惜春心中一凛,点头,蹲下身来将地上拾掇地上的碎物。

  "姑娘……"入画阻拦不及,叹一口气去迎冯母进来。

  冯母扶着入画一脚踏入门内,便立住了。只见屋子里的东西大半已被搬空,一眼就望到头,墙上的字画被拿空,架子上一件摆设也无,椅上痦子靠垫都没有,触手冰凉。冯母皱眉道:"这这么住人!"看着正在收拾东西的惜春,表现的又是那么坦然,冯母怜惜愈深。她在心里暗思,这样清心寡欲的孩子,那里会是贪图富贵的狐媚子呢,往日真是听信流言,想错了她。想着就要入画上去帮一把手。

  入画哪用得着吩咐,顾不得自己要伺候冯母,早迎上去,帮着惜春打点地上凌乱。

  惜春将破碎的衣物拣起来,裹在一处,才款款站起来给冯母请安。又将床上的东西拿开来,对冯母说:"您不嫌弃,就靠在床上说话吧。我这里只得冷水,不能给你老人家敬茶了。"

  冯母依言坐下,含笑道:"好孩子,你不用忙了,我到这里来也不是为了喝茶,你来,我有话要对你说。"话说出口却又一时无言,只看着惜春,久久才深深叹气,原是我看错了你。

  惜春闻言倒是呆了一呆,抬起头略觉诧异地看住她。冯母叹道:"当初我若是不究竟你的身世,你和紫英两个今日也不用受这么多苦。我早该相信你祖母的话,而不该听你哥哥的话。"

  时过境迁,惜春听到这个贾珍名字的时候毫无感觉,反而是贾母让她在意,她心里牵扯声音微微发颤,问道:"请您告诉我。我祖母当年是怎么说。"

  冯母仰起头,微微眯起眼睛,回忆着那场久远的谈话。良久她开口道:"那时你的祖母告诉我,叫我遵循诺言,等你长大之后,一定要和紫英完婚。除非,是紫英心里另有所属。她叫我不要听信别人的挑唆,只要相信你是个配得上紫英的人。想来当时,她就已经预料到将来有变。可惜我听信了哥哥的话,那些流言让我顾虑,我以为以你的身世,一定心胸狭小,贪图富贵,行为不检,因此决意不让紫英娶你。现在想来,果然是老太太看得准,你果然是个好孩子,不贪不娇,品行纯良。我当初的选择真是错了!"

  冯母的声音像暮色里越过重墙传过来的钟声,她的话冲散了烟尘,撞进了惜春的心里,激起层层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