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云水老神仙张伯端(第2/2页)

张伯端悟道后,写下了很多炼丹采药、修道悟法的著作,如《悟真篇》《悟真篇外集》《金丹四百字》等书,都为后世道友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除上述学习资料外,张伯端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全宋词》里现共收录张伯端两组《西江月》词,一组十三首,讲的是道教修炼;另一组十二首,谈的是佛教修为。现各录其一:

丹是色身至宝,炼成变化无穷。更于性上究真宗,决了死生妙用。
不待他身后世,现前获福神通。自从龙虎著斯功,尔后谁能继踵。

《西江月十三首之十三》

法法法元无法,空空空亦非空。静喧语默本来同,梦里何曾说梦。
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

《西江月十二首之四》

第一首词里,张伯端讲的是道家的修炼生活,尤其展示了服下金丹身心变幻莫测且获得各种神通后飘然若仙的感觉。第二首词里,张伯端谈论的是高深的佛理。静默喧嚣在他看来都是一样的,于有用处见无用,于无功里施功。说到如何修种自己的慧根,只有一句“果熟自然红”。如果说修道时的张伯端只是仙风道骨的道长,那么到了修佛时的张伯端,俨然已是端坐云霄的佛道大师了。世间法,人间梦,俗尘事,像果子熟透了就会变红一样自然,“修佛”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彻悟后的张伯端内心更加澄澈,他游历山川,寻仙会友,过着潇洒自在的生活。据《历代神仙谱》记载,晚年的张伯端浪迹云水,遍历四方,访求大道,已然超脱世俗的羁绊。

1082年,近百岁的张伯端结束了自己的住世生活,趺坐而化,驾鹤仙逝。临终留偈:

四大欲散,浮云已空。
一灵妙有,法界圆通。

从最后的文字看,此时的张伯端已然“佛道双成”,达到了他所希望的“三教归一”,通达圆融的境界。相传,他圆寂火化后,弟子在其遗骨中,拾到上千颗舍利子,大如芡实,色皆绀碧,世所罕见。

作为道学家,他外炼丹药内修心法,终于在死后“位列仙班”。作为佛学家,他了生死出轮回,住世百年且留下近千颗舍利子,可谓功德圆满。张伯端一生修道学、悟佛理,皆有所成,毕生心血总算没有白费!

更为有趣的是,据说张伯端故去几百年后竟然还在“救人”。此人于病重时梦到张伯端来为自己治病,第二天醒来后,发现病症已然去了大半。为表达感激之情,他特地跑到白云观去祭拜紫阳真人。这位患者不是寻常百姓,而是大名鼎鼎的清代雍正皇帝。连雍正都认为张真人妙手回春手到病除,甚至连做梦都能治病,那百姓们更是趋之若鹜,纷纷效仿。

时至今日,北京白云观的香客依然络绎不绝,足见此事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