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不易安李清照(第3/4页)

然而,正当李清照用心享受生活的赐予时,历史开始急转直下,她人生的天地也随着历史的扭转而晃动起来。

1127年,金兵攻破汴梁,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北宋灭亡。金人一路南下的铁蹄,踏碎了王朝,踏碎了山河,踏碎了李清照的悠闲和快乐。这位旷世才女从此被卷进大时代的漩涡,开始了落花随流水的漂泊生活,不得不开始了又一次“脱胎换骨”的经历。

北宋灭亡后,国家陷入一片混乱,各地叛逃开始激增,李清照和赵明诚为避祸患也开始南下。鞍马劳顿,道阻且长,二人收藏的珍宝金石古玩字画,开始不断散落。国破之悲,丧宝之痛,都让李清照感到彻骨的哀伤,词风也从清雅秀丽转变成压抑愤懑。当她和赵明诚逃难路过乌江,想到当年项羽的豪迈,再看看眼下南宋的懦弱,不禁气愤异常。李清照有感于此,写下脍炙人口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简练的语言,通俗的意境,豪迈的气魄,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愧为女中大丈夫!

不幸的是,面对如此坚强的李清照,命运的摧残并未止息。当李清照还没有从亡国之耻、丧宝之恨中抽身出来的时候,她的生活再次迎来了一轮痛苦的洗礼。建炎三年(1129),赵明诚忽然病逝。这一年,李清照已经四十六岁,无儿无女,无依无靠。大时代的风雨飘摇,小家庭的灰飞烟灭,让李清照的生活雪上加霜,苦不堪言。她从名门贵妇一落而为孤独悲惨的寡妇。

更让人揪心的是,赵明诚刚刚去世就受到诬陷,有人说他生前曾将珍贵文物献给了金人,有通敌叛国的嫌疑。对大多数中国文人来说,“清白”二字实在比生命还要尊贵。李清照听到消息后,为了尽早证明丈夫的清白,获得皇帝的信任,她带着夫妇俩全部的家当,一路匆忙南下,追赶远去的朝廷,急急忙忙去给国家献宝。她遭遇过抢掠、偷盗,金石古玩也在漫长的路途中不断散失。兵荒马乱中,李清照孤身一人,几度出生入死,身心备受煎熬。然而更令她痛心的是,无论李清照怎样努力,朝廷军队的逃跑速度永远比她追赶的速度还要快,每到一处,她都发现军队刚刚逃走。

建炎四年(1130)春,据《金石录后序》记载,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后来创作的《渔家傲》便成为她毕生词作中最为豪迈的一首。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在这首词中,李清照将天、云、雾、星河、千帆等意象都囊括在自己笔下,描绘了一幅壮美的画卷。借“梦游”这样的形式,与天帝进行问答,痛诉心中的愤懑,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也抒发了自己的豪迈之情,倾诉了远大的志向。梁启超评论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可谓一语中的。李清照后期词作多感怀伤时,笔调沉郁伤痛,该篇是少有的豪放之作。

虽然李清照也曾为自己加油鼓劲儿,但舟车劳顿终于还是让弱质女流难以承受。加上赵明诚死后积郁的悲伤,李清照病倒了。就在亲人们为重病不起的李清照准备后事期间,一个叫张汝舟的人巧舌如簧地说服了李清照的家人,趁李清照昏迷不醒时与她缔结了婚约。如果李清照就此长眠,也许会免去人生的诸多苦楚,词史上也便不会再有独特的“易安体”。但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结果是李清照后来转醒过来,木已成舟,只好做张汝舟的妻子。

这个张汝舟用现在的话来说,基本就是个“人渣”。他娶李清照并不是爱慕她的才华想要照料她的生活,始终只是抱着抢占李清照财物的心态。当他发现李清照的财物远不如他预想的那么多时,便恼羞成怒,对李清照拳脚相加。李清照当年与赵明诚结婚,过的是举案齐眉的生活,她考虑再三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难以与张汝舟这种强盗生活在一起,于是将张汝舟告了官,要求与他离婚。张汝舟非法倒卖官职,所以李清照的状一下就告赢了。

余秋雨先生曾经提到这件事,“没有任何文字资料记载李清照出庭时的神态,以及她与张汝舟的言词交锋内容,但是可以想象那些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和听到的。……所有旁观者的心中都会泛起‘自作自受’四个字,这些她全能料到。如此景况加在一起,出庭场面一定不忍卒睹。”历史隐去了人们悲伤的想象,后人只能看到李清照用自己的尊严争得了最后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