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词人的尴尬往事柳永(第2/2页)

谢玉英随后打听到柳永的下落,变卖家当,火速赶往东京名妓陈师师的家找柳永。二人一见,冰释前嫌,乃重修旧好。此后,谢玉英住在陈师师家的东院,再不接客,即便柳永落宿其他妓女那边,她也毫不干涉。陈师师也不吃醋,几个人恩恩爱爱,竟过着比别家夫妻更安稳幸福的生活。古代男子,三妻四妾,明媒正娶尚且争风吃醋,搞得男人焦头烂额。但这柳永,不但妥善处理了歌妓间的关系,而且能令姐妹们彼此扶持,和睦共处,真是古今一大奇观。

不过,这柳永的奇闻怪事虽多,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一个“情”字。无论是落榜后的吐槽还是定情后的认真,都源于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从“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的离愁别恨,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热烈赞颂,柳永的词里涌动的都是真挚的感情。他不隐瞒自己的喜好,也不压抑自己的感情,他爱便是爱,恨便是恨。在表演性那么浓厚的青楼里,逢场作戏是人与人最熟悉的关系和感情。但在柳永的眼里,在他的笔下,那些歌妓如此可爱,与平常人家的姑娘媳妇儿并无不同。贫困潦倒和屡考不中,让柳永更懂得尊重她们,也能更深地理解她们。在一首首抒发感情的词作里,没有丝毫的玩弄、嘲笑,甚至戏谑。他珍惜别人的感情,同情别人的难处。因此,柳永得到了很多青楼女子的拥戴。甚至死后无钱安葬,都是妓女们解囊相助,凑足了他的安葬费。而才艺双绝的谢玉英因柳永之死哀伤过度,不久也过世了,被埋葬在柳永的墓旁。从此,陪伴他的,是生前身后的香艳往事,和千年之后依然动人的缕缕词香。

值得关注的是,后人对柳永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婉约词宗”上,但柳永的另一些词气势开阔、意境疏朗,颇有些壮美的味道。其中较为著名的就是《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八声甘州》

该词起笔便是壮阔的秋景,一句“潇潇暮雨洒江天”托出了秋天清冷的味道。加上霜风、关河、残楼,红衰翠减,真是一派萧索。尤其是上片的最后一句,江水滚滚无语东流,真是说不尽的落寞与惆怅。

转到下片,词人道出了引发浓浓愁绪的诱因,便是古代学子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思乡。古人寒窗苦读就为进京赶考,常常一离开家便是几年光景。那个时候交通不便利,出行时间很长,所以考完试常常留下来等放榜。然后落第的还想复读,高中的要远赴出任,很多时候就这样一年年留在异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其实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柳永更是这样,他屡考不中,长期羁留在外,心里是非常想念故乡的,所以他说“不忍登高临远”,因为故乡缥缈,山长水远,自己想念起来便归思难收。有时候人也会怀疑自己,这么多年在外苦苦漂泊逗留,到底所为何事,是否值得?这样的叩问还没结束,笔锋一转又写起家里的妻子。

柳永没有直接写佳人多么想我,多么爱我,而是透过自己的角度去揣度可能发生的情状。他料想,妻子妆楼凝望,是不是每次看到有归舟都会误以为我回家了呢?而转过来说,她又怎么知道,我此时也是倚着栏杆,正在想着她呢?结尾起伏婉转,韵味无穷。该词写作视角独特,既有深情也有浓愁,属于“思乡”类诗词中的经典之作,也算是柳永作品中意境高远的一类。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词,柳永才从婉约的格局中跳脱出来,让后世能够在他佯装浪荡不羁情色充沛的五彩生活里,隐约看出他内心若隐若现的苦闷与失落,还有那藏匿在秋天里的萧索与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