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2/3页)

方迪说:“说是到6点。”

老九想了想,说:“你排练节目,我也不好打扰。这样吧,我6点钟去找你,晚上一起吃个饭,到时候咱们再详谈。”

方迪说:“那好吧,如果提前排练结束了我就在总会门口等会儿。”

……

2

中华总会是林林总总的华人社团里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组织,汇集了商业、文化、艺术、宗教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也有一定的官方背景。总会每逢重大节日或重大政治事件都会组织一些活动,以此凝聚华人,表达华人的声音。

老九对中华总会人熟、地熟,将近6点的时候赶到总会大院,停好车,一路跟人打着招呼来到小礼堂,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音乐声叫喊声响成一片,非常喧闹,进去一看才知道原来是不同的节目各练各的,本来就不是很宽敞的礼堂被分割成了几个区块,原有的长条椅统统被归置到一个角落,参加排练的人除了艺术指导,绝大多数都是业余演员。纽约华人有个传统,凡是总会的公益活动,很多人都会自觉尽义务,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方迪在一个圆台子上独舞,圆台高度约40厘米,直径有一米多。录音机里播放的是一段节奏强劲的打击乐,两只落地音箱的低音喇叭突突地弹跳,仿佛要爆出来。方迪随着强劲的节奏忘我地舞蹈,一招一式都能让人感觉到是有点功底的身手,那舞跳得,像火一样激荡,像水一样柔美……艺术指导站在一边审视着,不时攥起拳头晃晃表示非常满意。

曲终,艺术指导拍拍手走近说:“好!很好!就这样定了。你回去再练练,爆发力再强一些。我再强调一遍,这节目是放在开场的,灯光、烟火一配合,上去就要把观众情绪调动起来,要那种迎面撞上去的感觉……好,今天就到这了。”

方迪拎上包和外衣,一边用纸巾擦汗一边走近老九,说:“九哥,你来啦。”

方迪刚走几步,那边艺术指导又喊道:“方迪,别忘了19号彩排,带上演出服。”

方迪回头答应道:“知道啦!”然后和老九一起往外走。

老九说:“这是谁出的馊主意,在这么小的台子上跳舞,搞不好就摔着了。”

方迪说:“这是跟人家演唱会学来的,模仿吧,主创说这节目调动观众情绪。台子其实也不算小,动作熟了掉不下去的。”

老九说:“好像这几年的中秋晚会你都参加了。”

方迪说:“可别说参加,就是给人家伴个舞,顶多叫参与了。”

老九笑笑说:“那这次算参加了。”

方迪也一笑说:“哪儿啊,这节目本来是请的名家,据说人家要价太高,除了酬金还要负责北京到纽约的往返机票和食宿,对外还要说是义演。主办方不干了,请不起呀,就找了几个业余的来试试,我比她们还有点舞蹈底子,就拿我充数了。”

出了中华总会大门,方迪问:“去哪儿?”

老九说:“我请客,你说。”

方迪说:“去台湾粥棚吧,就在我住的楼下不远,我喜欢那家的香菇粥。”

老九笑笑,说:“我知道,你们这种家庭的子女忌讳请客。也好,就台湾粥棚,你请九哥吃碗香菇粥可以吧?”

方迪也笑了,说:“当然可以。”

方迪去开车,可车却发动不着了。老九把车开到方迪的车前,下来看什么情况。方迪也从车里下来了,朝车头的侧面“咚咚”踹了几脚。

老九问:“发动不着吗?”

方迪说:“老毛病,踹两脚就好了。”方迪再一打火,车子果然就发动了。

老九说:“这样不能上路啊,再熄火了怎么办?”

方迪说:“凉车有时候这样,车一热就正常了。”

老九说:“还是应该去修一下。”

方迪说:“去修过,人家说这车不值得修了,修一下的钱还不如再买辆二手车呢。将就着开吧,实在不能跑就不要了。”

老九一路都担心方迪的车再熄火,但是还好,他们顺利驶到了那家台湾粥棚。

台湾粥棚在一条住宅楼较密集的小街上,店面不大,客人也不多。到了粥棚,方迪要了两碗香菇粥和两碟春卷,边吃边谈。老九费了好大劲才把为什么要查叶子农底细的来龙去脉说清楚。方迪听完考虑了许久,轻轻摇摇头。

老九说:“这种事,没有特殊渠道是查不来的。我知道你不愿意沾这种招风的事,可这事真的关系重大。如果知根知底,不用她戴梦岩,我都能把运作资金拿出来。”

方迪说:“这几年不管寒假暑假都去九哥那儿打工,九哥一直挺照顾的,要说能给九哥办事,那是九哥看得起我。可这事真的不行,一旦有政治背景或涉及法律禁止的,我的麻烦就不止我个人了,而且你花了钱也一个字的资料都拿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