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第3/4页)

由于杠子压面机工作时有噪音,面条车间就设在了离办公区较远的南车间,而汤卤车间离大门很近。车间里焕然一新,分为净菜、备料、加工3个工作区,沿南墙是一排长长的瓷砖灶台,大灶6个,中灶4个,小灶两个。沿北墙是净菜区,水池、案板一字排开。中间是一排长长的备料台,全部是不锈钢材料,台子下面带储物柜。

一名20多岁、身穿白色厨师服的员工站在3号大灶前,用一个特制的大铲子在不时翻动大锅里的卤子,肉卤在慢火的煨炖下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满车间都是卤香。

方迪见老九不在这里,就去了面条房,一进车间就看见老九、赵经理、两名员工、雷师傅和他带来的一个徒弟,大家围在杠子压面机前,赵经理正在操作机器,老九和雷师傅在谈着什么。面条房里切面机、和面机、分装台一应俱全,也是即将投产的状态。

方迪上前跟雷师傅打招呼,握手道:“雷哥来了。”

雷师傅说:“我来调试一下机器,换一副弹簧,再说说曲轴箱的事,顺便把打火机也给你带了。”然后看看徒弟,徒弟把一只小尼龙包递给师傅。

方迪说:“哟,都做好了?”

雷师傅把两只打火机交给方迪,说:“你看看,满不满意?”

方迪一手拿一个,沉甸甸的,滑润、漂亮,她高兴地说:“谢谢,太谢谢啦!”

老九知道方迪偶尔抽烟,对她喜欢打火机也不奇怪,拿过一只看了看,推开上盖,一打就着了,说:“不错,好手艺。这打火机样子好眼熟,就是正面少了一块。”

雷师傅说:“少了一个台阶,其实是一块连体白板贴章,你是从画报上见的吧?那可是一款名机,整个打火机都是纯金的,我就是照画报上做的。”

方迪知道老九很少抽烟,也没有喜欢打火机的嗜好,不会去留意打火机的画报,即使画报放在面前他也不会去留意一只打火机,于是她问:“九哥,你见过那只火机?”

老九说:“见过,真沉哪,比这个沉多了。”

雷师傅惊讶地说:“哎哟,那你可真有眼福啊,那款全世界就只有一只。”

方迪知道叶子农喜欢打火机,但他不是一个奢侈的人,如果老九是在柏林见到的那只打火机,什么人有财力和心情送叶子农那么贵重的东西呢?方迪不用猜也知道,那个人只能是戴梦岩。方迪把打火机收进包里,问:“九哥,叫我有事啊?”

老九说:“曲轴箱的事想听听你的意见,还有就是唐人街的调料来路广,北京的调料四川的多些,口味上还是有差别的,今天用小锅试了几锅,调了一下方子,试大锅,已经煮4个多小时了,你也来鉴定鉴定。”

方迪说:“九哥,这得听你的,我哪儿行啊。”

老九说:“你在纽约吃了6年,怎么不行?我是有点不自信了。”

方迪说:“那你还不如别说鉴定呢,冷不丁吃,我一口就能吃出来。”

老九说:“那好,不说鉴定了,说曲轴箱,雷师傅你说吧。”

雷师傅说:“是这样的,机器可以定型了,核心部件就是曲轴箱,咱这个是汽车曲轴焊个箱子装上去的,行程不宽裕,合适的报废曲轴也不好找,用新曲轴就不划算了,加工难度也大,费时费工,稳定性也不好,这台机器只能叫原理机。我跟厂家联系了曲轴箱,一台两台人家不给做的,最少10台,不知道你们是什么意思,如果嫌多就不做了,下一台机器还用汽车曲轴的办法。如果可以订10台,我想搭车要两台,你知道我媳妇是压面条的,想让娟子给策划策划,弄个牌子弄个包装,看能不能往超市里拱一拱。”

方迪说:“以现在的投入算账,如果失败了,这10台曲轴箱的损失真可以忽略了。”

老九说:“我也是这个意思,那就10台。”

雷师傅说:“好,我去办。那你们忙,我就回去了。”

老九说:“别走啊,卤熬好了,面条马上就出来,你也给尝尝,提点意见。”

雷师傅说:“好,好,那我就尝尝九哥的手艺,呵呵。”

老九对一名员工说:“卤子可以关火了,去把水烧上,准备煮面。”

杠子压面机案板以下的机械部分都用白铁皮包住了,不仅好看,更是为了安全。一张案板被固定在轨道上,两边各竖着一根不锈钢圆柱,圆柱上套着弹簧,两根圆柱中间横着一根木杠子。案板上放着一团硬面,赵经理操控着案板前后移动,让杠子每一下都压在它该压的位置,让面团均匀而柔性地受力,杠子以恒定频率“咣、咣、咣”地运动。

面饼压好以后,赵经理拿刀把面饼分成30厘米左右的大块,拿起其中一块装到切面机的压磙上,开动机器,经过两道压薄进入切刀,设定厚度和宽度的面条就出来了。赵经理抓起面条熟练地“啪啪”一甩,形状非常规矩地码在不锈钢托盘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