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之州 佛罗里达 2.单腿写作的海明威(第2/3页)

海明威差不多从高中毕业开始,这世界上的战争就没有他不去的,这哥们太厉害了,真正体现了一个大作家的那种勇敢,他就是一定要去看看人类正在打的仗是什么样的,他就是典型的美国硬汉。

“一战”的时候,到处都招志愿兵,杜鲁门就是那时候被招募的,连农民都去参战了,海明威就志愿去意大利战场,但他的视力不太好,打枪的活儿干不了,就当救护兵。后来英勇地去救一个意大利士兵,结果一个炮弹炸了两百多片弹片在他身体里,海明威一直到死,身上都带着几十片没拿出来的弹片,就是这次负重伤留下的。

西班牙内战海明威也去了,大家都知道西班牙内战全世界左翼记者全去了,说是当记者,其实也都跑前线去了,大家都觉得我是反对资产阶级,反对帝国主义,都觉得自己最光荣,海明威也是。

海明威是很“左”的一个作家,他“二战”中来过中国,听说在成都的一个省委大院里,还有一个“海明威故居”,海明威著名的《丧钟为谁而鸣》就是在成都写完的,而且海明威还带着新婚的妻子到重庆见过蒋介石和宋美龄,他觉得自己代表美国媒体而来。为了让海明威帮忙正面歌颂抗战,国民政府给了他很高的待遇,不过他到处找共产党,但始终找不着。

最后特别有意思,他在江边散步,突然有个荷兰女人跑过来说,大师,我受共产党的一个叫约翰·奈特的人委托,约你明天见面。这约翰·奈特很多人都知道,是周恩来同志的英文名字,其实就是淮安话发音的周恩来。海明威特别激动,太好了,终于见着共产党了。于是第二天,这个荷兰女人带着他穿过菜市场,一路左拐右拐,又摆脱国民党的特务等,终于把海明威带到一个地下室,见到了约翰·奈特。

关于周恩来总理会不会说外语这件事情我看到网上争论了很多年,有的说他会,而且还会八国外语;有的说不会,他什么外语都没学过。我可以稍微公正一点地说,约翰·奈特同志肯定是不会说英语的,但是他肯定会说法语,这不是咱们自己的历史记载的,是海明威说的。海明威在巴黎待了那么多年,他肯定是会说法语的,他当时跟约翰·奈特坐下以后,就用法语交谈,两人相见甚欢,而且约翰·奈特同志给海明威同志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海明威后来还访问过苏联,还曾经跟着轰炸机去轰炸过德国,轰炸机还坠毁了,他又死里逃生了一次。总之,他是标准的美国人民最热爱的尚武的硬汉。在美国,文学要写得生猛,音乐要搞摇滚,美国人民的荷尔蒙太多了。

海明威14岁就冲上拳击场被人打得红毛绿眼的,自己还特爽,他一生受伤无数,光脑震荡就十几次,做了二十来次手术,两次在报纸上看见有关自己的讣告,就是别人都以为他死了呢。写完《老人与海》,海明威感觉还是不能抒发豪情,于是从Key West又跑到非洲去了,到了非洲又两次坠机,死里逃生,所以大家知道他后来还有著名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就是在非洲的经历。就是这么一个传奇的人,用现在的话说,他就是一个特别能作死的人,所以他真的死了的时候,JFK(肯尼迪)还给他写了一个巨长巨长的讣告。

他写的东西当然是特来劲,简短有力,尤其是《老人与海》,完全是坚定的美国精神,他在《老人与海》里写过一句被所有美国硬汉奉为座右铭的经典名句—— 一个男人可以被摧毁,可以被消灭,但是不能被打败。

《老人与海》其实是真事儿,当然没那么夸张,海明威确实曾经出海捕过鲨鱼,而且他亲手去拖那鲨鱼,准备拿手枪把鲨鱼打死,结果一枪打自个儿小腿上了,这哥们的眼神看来确实不太好,然后负着伤自己徒手跟鲨鱼搏斗,书中写的这段是海明威的亲身经历。在非洲也是,坠完机大家都以为他死了,结果他看着报纸喝着咖啡,哈哈大笑,结果后来又坠了一回,摔得肝脏破裂,晚年他还得过肺癌和皮肤癌。

另外,古巴革命海明威也去了,还跟卡斯特罗成了好朋友。有一阵子全世界的人都以自己是卡斯特罗的好朋友为荣,反正只要觉得自己是左派的,就得跑到古巴去,跟卡斯特罗在一起,大家闹革命,总之卡斯特罗好像代表了最不腐败的、最纯净的、真正的、最勇敢的革命者。后来海明威的古巴故居揭幕的时候,卡斯特罗还亲自去剪彩。所以海明威回美国后,中情局一直想要调查他,再加上他又去过苏联,FBI还怀疑他是间谍,跟克格勃有联系,就是一通折腾他。美国到了战后的麦卡锡时代,到了开始迫害左翼作家的时候,海明威干脆就隐居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