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 世界的高潮 2.妄人拿破仑三世与镀金年代(第2/4页)

其实在运河里拉纤走船,就跟把英国人背到北京差不多,因为那运河不是咱想的那样,一摇橹就能走,那运河有大量的段落。中国的地势北方高,南方低,南方的水乡,是靠船闸跟纤夫硬拉上去的,因为运河到南方就断了,所以从那儿开始,要把船抬起来,从这段运河放到那段运河里去,才能继续北上,要不然水就都顺着运河流到南方去了。

这么费劲干吗非要走漕运呢?很简单,因为腐败。漕运有大量的既得利益者,漕运养活了沿途几乎所有的官府,养活了漕运的转运使、衙门的一大票人,养活了押运漕运的军队,养活了镖局,咱们之前讲镖局的时候讲过,镖局最后能保漕运,把货号(货号就是差不多百分之一到三的银子)挣到兜里去。但你一走海路,这些收入就都没有了,那大家吃什么喝什么?所以还是得让英国人走漕运。

从这一条就能看出来,当时中国是一个多么腐败的国家,坚决不走海路,就是要走漕运,所以马戛尔尼使团一路北上的时候,沿途仔细地记录了当时的中国,那些破败的乡村,偶尔才能看见一两户富户。尤其记录了那些纤夫,拉船的纤夫都是军队现抓来的壮丁,抓来以后,白天拉纤,晚上逃跑,因为不给纤夫饭吃,不给纤夫衣服穿,所以官军白天抓来的纤夫,到夜里就全都逃散了,只能第二天再去抓。总之,这一路上就是一个破烂至极的中国。

如果没有马戛尔尼使团对乾隆时代的记录存证,说实在的,英国估计还不敢在鸦片战争的时候打中国,在之前,英国人都是从马可·波罗那儿了解到中国,当时他们觉得中国太厉害了,哪儿敢打中国的主意。结果为了贪便宜,中国人安排马戛尔尼使团走漕运,把中国最真实的一面暴露了,导致英国议会一看到这些记录,顿时觉得这国家没那么厉害,揍他。

所以那个时候的中国是贫困的,而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富足的。当然了,圆明园里是富足的,这不用说了,那印度的宫殿里也是大理石造的,但咱不能看圆明园里的东西好,就说全中国都富足。当时我们是贫困的、落后的、愚昧的,北京城里连下水道都没有,没办法,大家都只好随地大小便,这个毛病一直到民国时期才改掉。这样一个庞大的中国,在那时才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国家,并从日语里引进了一个词,叫“中华民族”。

爱国青年们听我这么说肯定很生气,但是不要向我扔臭鸡蛋,“中华民族”这个词确实是日语,大家翻开“二十四史”《资治通鉴》,里面从来没出现过“中华民族”这四个字,是日本人先说,我们是中华民族,然后我们才引进了这个词。

19世纪60年代,中国第一次以国家的身份,到法国巴黎参加了世界博览会(世博会)。世博会早在1851年就开始了,因为当时维多利亚觉得,在我的统治下,大英帝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于是就创办了世博会。大英帝国一办,法兰西帝国也觉得自己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所以法国也办了一次。中国人就带了点瓷器跟扇子去巴黎参加世博会了,这都是有照片存证的,结果到那儿一看,我这东西跟人家比真不行啊,人家那武器随便拿一个出来都能灭了我。反正中国在世博会看了一圈后,回来就说,我们也得搞起来,咱们也努努力,卖卖力气吧。所以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和日本也一起努力向前走了。

美国更加努力向前走。欧洲当时已经享受了蒸汽机时代的最大繁荣,觉得这已经很好了,除了马克思饿死了仨孩子,当然不一定都是饿死的,但也是19世纪60年代发生的,不过马克思还是有秘书和海滨度假的。总之,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导致整个欧洲都是一派虚华,已经可以上天堂了。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进入了一个更美好的年代,为什么叫更美好的年代?就是亮起来了,电来了,上帝要垂青你的时候,绝对不会给你一下就完了,上帝说欧洲你别着急,好东西又来了,电来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了,欧洲进入更大的繁荣期,那时的欧洲,眼看着电灯亮了,眼看着什么都有了,开炮的那种战舰变成了大炮塔,可以转来转去发射,还有铁甲舰等,全都来了。更美好的年代来了,德国出现了,意大利出现了,美国来了,日本来了,美国进入了镀金年代。

美国为什么把19世纪70年代叫作镀金年代?因为看起来简直太好了,今天美国的绝大多数财阀家族,都是那个时代诞生的。大家现在总说中国发展得太快了,但咱们这已经是最后的世界奇迹了,那个时代的美国比今天的中国快一倍都不止,快到什么程度?你只要站在华尔街高呼一声,老子要建一条横穿美国的铁路,从大西洋一直到太平洋,你就站在一个肥皂箱上喊一声,钱立刻就有了,所有人都投资给你,说你赶紧马上干,眨眼间铁路就建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