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兰蕙凛光风(第4/5页)

“开城门!”

“开城门!”

“开城门!我们是同胞,我们一起抗敌!”

——城内竟然也传来了百姓们的高呼声。

兰奕欢站在无数的呼声中,望着城楼,眼前的视线忽然有点模糊。

不知道为什么,众人拥簇之中,他反而觉得周围极辽远,极空旷,几乎让他可以听到自己身体里血液流淌的声音。

轰然一声,城门大开,门口的吊桥缓缓放了下来。

兰奕欢当先打马而入。

让这些百姓们进城只是第一步,解决不了这场危机的根本问题,目前想要帮助兰奕臻那边,当务之急是手里必须得有兵。

这绥定,还真的就有。

但不是被派来打仗的兵,而是两万的运粮兵。

如果兰奕欢没记错的话,前些日子朝廷按照惯例往边地运送粮草,运粮兵共分五个方向,每队四千人,加起来正好两万,而现在返回京城,绥定就是他们的汇合地。

两万对十万,听起来不太妙,但有总比没有好。

唯有一点,就是他们的长官名叫戴可为,是个非常死板固执且谨慎有余的人,不太好搞。

但这个时候了,不太好搞也得搞,兰奕欢赶往戴可为下榻的官衙,然后直接闯了进去。

这戴可为也是个怪人,在这种情形之下,他竟然正在床上呼呼大睡,被兰奕欢揪起来的时候,还有些睡眼惺忪地看着他,茫然道:“我这是睡了多久?大军这么快就打进来了?”

兰奕欢道:“眼下还没有,打不打得进来,都看戴大人的意思!”

戴可为正在穿鞋下床,听了他的话,差点被兰奕欢吓了一个趔趄,失笑道:“这位小哥,你到底是从哪来看的,怎么说话这么吓人呢?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

兰奕欢道:“如果戴大人的愿意将两万兵马交给我,我可保绥定无恙。”

戴可为道:“你要用我的运粮兵在绥定抗敌?”

兰奕欢道:“不是在绥定,是秦州南面的阳山,因为敌军一定会绕开绥定的。”

其实他刚才在城外说的那些话,带着几分恐吓的成分,就算绥定的官员们不放外面的百姓进城共同帮忙抗敌,一时半会这里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因为绥定城四面都是沟壑,是块硬骨头,对方的目标是抓身在秦州的太子,又是远途奔袭而来,没有必要在此硬耗。

兰奕欢已经看过地图了,如果绕过绥定,阳山正是最好的选择,而且草木茂密,易于设伏。

果然,当听到他这样回答的时候,戴可为的眼神变了,由漫不经心转为一刹那的锐利。

他说:“但打仗并非运粮兵的职责所在,他们未必肯听号令。”

兰奕欢早有盘算,应对如流:“能来当运粮兵的,往往都是没有背景不得重用之人,虽然不需要经受上阵杀敌的惊险,但俸禄微薄,晋升艰难,又有几个人不想设法调离升迁的?勤王护驾本是大功,这样的机会,恐怕一生也就这一回了,诱以重利,不愁他们不愿意!”

“利从何来?”

“此地富庶,城中富商甚多,可以先募捐一部分,鼓动人心。至于朝廷的封赏,之前平阳之战已有过先例,只要是参加战斗的都可以升上一级,杀敌者按照敌人的数量与分量晋升二到五级不等,伤者朝廷赡养终生,死者父母妻子均可得到妥善安置,如此,足够了。”

戴可为沉默了一会,突然笑了起来,问道:“敢问尊驾……可是七殿下?”

兰奕欢深吸一口气,说道:“是!”

戴可为的眼中似乎带着些惊叹,凝视了兰奕欢片刻之后,他退后一步,深深行礼,道:“臣见过七殿下。”

兰奕欢道:“请起吧。戴大人应该一直在怀疑我的身份吧?我在城外的作为你应该已经听说了,所以我刚才一路闯入,才会畅通无阻,无人阻拦。现在我已经坦言,戴大人还有什么问题吗?”

戴可为道:“确实有一个。”

兰奕欢道:“哦?”

戴可为道:“殿下刚才在城前与守城官周旋时,若坦诚身份,自可畅行无阻;帮助那么多百姓进城的时候,若坦诚身份,可博取声名。但那些时机你都没有说,此刻,责任重大,生死难料,稍有不慎,便会成为众矢之的,你却站出来,还认了。”

他直视着兰奕欢,问道:“毫无好处,为何?”

兰奕欢大笑起来。

戴可为问道:“殿下为何发笑?”

兰奕欢反问道:“大敌当前,你并非此地官员,又为何没有离开?”

戴可为一怔,兰奕欢已转身,大步向外走去:“好了,戴大人随我来。”

当时不言,是因为已决心改换身份,忘弃过往,如今承认,则是因为他受天下供养,享数年荣华,责任在肩,恩情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