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圣贤齐聚,燎原火种(第4/5页)

不仅是他,其余所有贤良,包括诸葛亮,听到这个名字,都为之侧目。

孔仲尼?这个名字如晴天霹雳,在众人心中炸响。

“夫子!”

“竟然是您?”

在场所有士子都懵了,眼睛瞪得老大,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孔子就是至圣。

他们在这聊了半天,没想到有眼不识圣人,把孔夫子晾在一旁。

怎不早说啊?

孔子太低调了,一直在旁边默默看着他们,以至于大家第一时间都没认出来。

顿时人群又以孔子为中心,攀谈起来。

并且再不敢小瞧那些看似平凡的人,连忙也询问孔子身边人的来历。

果不其然,孟子、曾子都在这里,还有许多他们的弟子,譬如颜回、子贡、伯牛、仲弓。

见到这么多先秦贤者,李象、周世等人头都是晕的。

两汉魏晋的名臣,也都恭谨,语气充斥敬仰。

不过孔仲尼却十分平静,只是默默听着,只偶尔接几句,非常谦逊和善。毕竟在他的视角,他并非什么圣人。

别说他了,就连周亚夫也不觉得孔仲尼是什么圣人。

毕竟周亚夫的时代,还未独尊儒术。

所以见到孔子如此受欢迎,周亚夫惊奇之余,更有点郁闷了。

“没想到我随便问一个人,竟然就是孔仲尼?”

周亚夫继续观察,发现还有一群人,和他一样,对孔仲尼并不倾慕。

其中一人,手持大弓,美髯及胸,肌肉虬结,手上有老茧,整个人充斥一股血勇之气。

他心说,这总归是武将了吧。

于是拱手问道:“这位将军,如何称呼?看装束也是先秦之人吧?”

那手持大弓的男子,铿锵有力道:“齐国,管夷吾。”

“……”周亚夫无语。

其余人则再度侧目!这回连孔子都震惊,竟然是管仲。

这可是千古第一名相,没有他,诸夏一度要分崩离析。

诸葛亮眼睛放光,尽管他自比管仲,实则以其为榜样,从开创性来说,他自认远不如管仲。

至少他无法留下如《管子》那般包罗万象且划时代的著作,其中对于政治、学术、商业、军士的理解,在当时完全是开天辟地的。

管仲重新定义了所谓的‘相’,重新定义了什么叫治国,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治国理念,堪称模范。

在他之前,所有治理国家的方法都不成体系。管仲之后所有的丞相,都在学习他的方法治国,哪怕是近千年后的今天,大家本质上都是在以管仲的理念为基础,进行扩展。

就好像所有的皇帝,都是在延续始皇帝大一统的理念框架一样。

“竟然是管仲……他竟然比我还悍勇……”周亚夫十分震惊。

但仔细一想也就明白,先秦的士,本质上都是武士,然后再涉及学术。所以但凡出类拔萃的,个个都是文武双全的。

管仲曾一箭差点把齐桓公射死,又经常亲自驾驭战车,统帅军队。

只不过他治国的光芒太耀眼,以至于掩盖了他其实还是一名极度优秀的统帅。

“又……又是一位名相!”周世颤抖着,已经不敢搭话了,现身的大佬,越来越多。

周亚夫、诸葛亮、管夷吾,这都是一代名相,且一个比一个猛!

还有孔子、孟子、曾子及其诸多弟子,个个都是圣贤。

这是什么神仙阵容?

华县的李象等人,心里只剩下震撼,感觉这比所谓仙人自降下来,还要强太多了。

仙人一个时代会有很多个,但这等贤良,往往百年才出一个。

这个个都是闪耀一个时代的存在,如今汇聚一堂,又有炎命庇护,会是何等可怕?

当今之世,谁堪伯仲?

江南的东晋,辽东的燕王,河洛的石勒,关中的羌渠,他们之中,有这等级别的大贤吗?

恐怕是一个都没有!

“原来有这么多古之贤良重回于世!”

“有他们在,胡蛮又算得了什么啊?”

“这就是炎命在上吗?”

霎时间,他们都对妙寒所说的人间之战,充满信心,这太离谱了,简直逆天,堪称降格打击。

以前他们都觉得天命所归,太让人无奈。

没想到炎命一出,更特么狠!

天命者将要面对整个文明!是整个,时间意义上的一整个!

在加上炎奴本身也在,他们都不知道天命者拿什么挡。

“我让青徐之地历代人才降临到这座轮回台,真没想到武侯您也会来,我以为您会去川蜀。”妙寒说道。

诸葛亮笑道:“人皇,这琅琊郡正是我的祖籍。”

听了这话,结合妙寒同步的心灵解答,众人才知晓,原来同时间,妙寒已经让人将轮回台,分散天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