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告别与再见

火车下午6点45分从春明站发车,意味着喻遐得在市里消磨一天时间。

要是心情再积极一点的话,可能他会去爬爬西山,去内湖走一圈,在有限的几小时内享受西南高原的璀璨夏日,哪怕就绕着老城区骑会儿单车都好。

但喻遐挂着事,始终放松不了。

姜换提前说的白天要去火车站接前男友是一件,要带他去补办电话卡是另一件。

前者还好,喻遐经过车上那一出,后面又遇到谢文斯喝醉酒姜换漠然以对,已经有点心理准备了,何况他大概率不会跟姜换的前男友见面,没什么好往心里去的——他又不是现男友,喻遐用这个理由说服自己。

相比之下补办电话卡太过突然。

喻遐以为当时姜换做完后随口说出来哄他,只是一张没什么成本的空头支票,因此没太往心里去,也不抱有期待,直到姜换认真地催他出门。

“真要办啊?”

姜换站在门边看他换鞋:“昨晚不是答应你了的。”

喻遐就笑,换到一半停下来,好像这不是他的要紧事:“我提的?”

“好吧,”姜换改口,“是你答应了我的。”

“其实不用麻烦,真的。”喻遐把衣服穿好,他的登山包寄存在前台谢文斯那里,跟姜换出门时还试图劝他放弃心血来潮的想法,“我没有那么多需要联系的人。”

“家人呢?”姜换问,“你回去路上这么几天,联系不到人,他们会担心你。”

他们会担心我吗。

喻遐的笑意变淡了,他无所谓地说:“不会的,没人管我。”

“闹矛盾啊?”姜换看他像看个叛逆期青少年,思及某个清晨的电话与喻遐没来由的怒火,他问,“那天是跟父母吵架了?”

“哪儿吵得起来,只有我理亏的时候。”喻遐想装得轻松但说着说着带了情绪,他本就因为这事好几天不畅快了,好不容易从老妈孟妍的电话里调整好心态,提到还是难免气短,“你那天不就想问了吗?就是姨妈要给我妈找男朋友,这算什么啊!”

姜换以为他是单亲家庭,但喻遐否认了,他看喻遐的眼神接着就有点变化。

“不是你以为的那样。”喻遐唯恐被他同情,打断了姜换的欲言又止,“我……算了,我不想说了,等我回去会处理好的。”

姜换诧异地问:“你们家,你做主?”

“也不……我处理不了,三两句解释不清楚,但结果是好是坏总要面对。”喻遐深吸一口气,“反正我已经做好准备大不了……不管怎么样,我都会接受。”

姜换眼神一沉,漆黑瞳孔似乎更加幽深。

那一秒他想了很多,全都关乎喻遐。

喻遐也就二十出头的岁数,大学还没毕业,但好像他总能在一些高难度问题上展露出与年龄、阅历不符的沉稳,比如匆忙决定和刚认识不久的演员发生关系,比如说家庭变故无论什么结果他都接受——哪怕问题本身其实很荒谬。

换作别人,姜换大概率以为“不管怎样我都接受”是说说而已罢了,但他不知怎么就相信喻遐真的能够做到。

也许因为相遇以来喻遐明明没什么棱角却莫名让人感觉到冷静和倔强。

而姜换看人一向很准。

手机卡还是补办了,没有遇到银行那么多复杂情况,营业厅顺势向喻遐推销了几款相对便宜的备用机,喻遐直接摇了摇手转身走出大门。

姜换问他为什么,他拿着喻遐刚补办好的电话卡,一个小袋子拎在手里轻飘飘的。

喻遐听完,有点想嘲笑姜换是不是没什么生活经验,买不起手机,刚办卡有什么用,明明知道自己身上余额不足。

但他不想提醒姜换了,他怕姜换一时冲动再送他一部手机。

办完11点了,顺势在附近找一家人气旺的餐馆。

等了十来分钟才坐下,点菜都是在新鲜的一排篮子前自选,告知老板娘做法就行。喻遐对这种方式感到新奇,可很多形状奇特的蔬菜或水果他都不认识,只好站在姜换身边听他点了三道菜和主食。

佤族菜有点像傣味,喻遐分不出区别。

每道菜里都放了很多薄荷,清凉充盈口腔时像咬了一口积雨云。加木姜子的鸡肉细嫩,调味特殊,喻遐慢慢地习惯那股其他地方少见的香料味。

辛而微辣,稍显刺鼻,兼有一股来自草木深处的湿润香气。

他无端联想到姜换,抬头看了对面一眼。

姜换吃饭也慢,筷子举起半晌才放下,一口酸菠萝都要嚼很久。他边吃边抱着手机,不知道是不是又在读《追忆似水年华》。

想到这个,喻遐无端觉得他和姜换的回忆越来越多,可能以后会让他痛苦,即便如此,他也不想轻易割舍。

结完账,姜换问他想去哪儿逛,喻遐摇头说想回青旅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