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3/4页)

一直到把自己看中的都买到手,沈沛霖才意犹未尽的停下来,无他,没钱了。

幸亏有秘书派车送他们去车站,否则这么大包小包的,两个人想全部带走还是一件麻烦事儿。

展销会里头,秘书得了小团扇,立刻回到了领导身边。

听了秘书的汇报,领导心思一动,接过小团扇,笑着说道: “罗福克斯女士,我们的艺术家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特意现场为您做了一个小礼物,希望你喜欢。”

阿曼达神色微动,心底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当地领导的准备。

毕竟她买下竹篾画是临时起意,一个陌生的艺术家,怎么可能提前准备礼物。

但等她看见那把精致的小团扇,神色却变了,伸手抚摸着上面的人若有所思。

“嘿,这不会是你吧?”杰克惊讶道。

另一位外商也凑过来看: “没想到中州人的手艺这么厉害,才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她居然做了个迷你小人。”

甚至还转身问: “那位艺术家女士还在吗,我想订购一副自己的肖像图。”

市领导只能解释: “很抱歉,她已经离开了。”

外商耸了耸肩: “那可真是太可惜了,如果她愿意,我可以出一个好价钱。”

“我想她留下团扇,也只是因为跟罗福克斯女士投缘,这是送给朋友的礼物,并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市领导已经摸透了三个人的性格。

“嘿,别用金钱侮辱我的朋友。”

阿曼达果然不乐意了,瞪了他一眼,又说: “我很喜欢这幅团扇,如果你能再次见到她,请一定要替我说一声谢谢。”

话锋一转: “之前你提到的生意,也许我们可以再聊聊。”

市领导握紧拳头,立刻抓住了这个机会。

这一场展销会,到底还是圆满成功,吸引了外商签订了好几个订单,成为了南兴市拿得出手的成功案例。

而沈沛霖的名字,也作为深藏在民间的手工艺术家,频频出现在这个案例之中,被无数人所知晓。

此时,沈沛霖还在摇摇晃晃的汽车上。

罗老二背着满满当当的东西,一次又一次的看着老娘,希望她能透露点消息,他心底盘算着那幅画到底是卖了多少,肯定赚到钱了,不然娘不会买这么多东西。

可惜沈沛霖就是不搭理他。

一直到母子俩回到岱山镇,下了车,罗老二才终于忍不住问: “娘,到底多少钱啊,你快告诉我。”

沈沛霖笑着伸出一根手指晃了晃。

罗老二眼睛一亮: “真的卖了一百块啊?”

“没想到竹子画还这么之前,一个月能挣一百块,一年不得一千,十年就得一万,娘,咱家这是要发达了。”

沈沛霖翻了个白眼: “出息,不是一百。”

“不会只有十块钱吧?”罗老二觉得自己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已经瞧不上十块钱了。

但他还是安慰道: “十块钱也成,咱们路费总够了。”

沈沛霖淡淡道: “不是一百,也不是十块。”

罗老二整个人都顿住: “这,总不能卖了一千块吧?”

实际上是一万块。

但沈沛霖压根没打算将这事儿泄露出去,一万块对于现在的长泉村而言实在是太多了,这要是传出去的会惹祸。

既然罗老二当时没听见,后头也没打听出来,那就直接瞒着。

幸好当时市领导在,其他人离得远,除了他们领导人集团和几个秘书之外,就外国友人和那位竹编厂的小伙子知道。

长泉村距离德兴市本身就远,想瞒住不难。

沈沛霖笑起来: “那幅画难道不值一千块?”

罗老二张大嘴,半晌才说: “怪不得他们都说外国人有钱,一个个都是冤大头,他们居然花一千块买一副竹子做的画。”

他琢磨着外国指不定没竹子,所以瞧见了竹子就稀奇,刚才那竹编厂小伙子不是说了,人还大量采购他们的竹制品。

罗老二越想越觉得外国人傻,可人傻,钱却还是香喷喷的。

临了又老后悔: “早知道咱们得多做几幅带过去,现在就发达了,娘,咱赶紧回家挣钱去。”

说着扛着东西就吭哧吭哧往家里头走,恨不得立刻就能挣钱。

沈沛霖翻了个白眼: “你傻不傻,外国人又不会一直留在展销会等着咱们,等咱回家再做出来他们早走了,到时候你卖给谁去?”

罗老二一听也是,更后悔了。

“要早知道能卖一千块,我起早摸黑也得再做几个。”

沈沛霖淡淡道: “你没那手艺。”

罗老二被打击,幽幽的看着亲娘。

“老二啊,人要懂得知足,这钱对于咱家而言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你吃了一个还嫌不够,还想吃第二个,第三个,也不怕把自己噎死。”

幸好没让他知道一万块,否则就罗老二架这势还不得激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