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北国兵败,分崩离析(第5/6页)

“兄弟所言在理,庸主听信谗言,连田先生都被他给害杀了,此番我们就算是回去,只怕也难逃一死啊。”张郃也清楚郭图的为人,他献计失败了,黑锅不盖自己头上他会罢休?

“好,回去是死,投曹还有未来可盼,是庸主负我们在先,非是我们不义!”高览冷哼一声。

二人一拍即合,当即商定在袁绍大兴问罪之师前转投曹操。

“那好,立刻召集营中百夫长以上官员议事!”张郃一拍台案,两人便分头行事。

临敌反水,这不是说说就行了的,包括张郃高览在内,他们的家眷都还在北国,如果袁绍要株连,一个都跑不了,为了自己的活路,张郃高览顾不得许多。

但是,手底下这群人他们何去何从,还得商议出个结果。

毕竟都是多年袍泽兄弟,他们有自己做主的权力。

更何况,如果无法凝心聚力,去了曹营只怕也落不着好的。

几百人凑在一起,张郃高览将眼前情况细细说明,首先乌巢粮草已经没了,袁绍凭他中军大寨那点随军粮草只能撑个十天半个月而已。

其次,袁绍偏听偏信,先是害杀了北国俊杰田丰,今我等不胜,郭图必进谗言,若是回去,定是要吃兵败之责,可这责任不在我们,在他袁绍,所以不是我们不讲道义,是他不给我们活路。

最后,人各有志,想回北国的弟兄,我们不拦,但我们要走,希望你们也别阻挡。

其实出来从军的人,很大一部分人都只是为了家人能有一口饱饭吃,所以他们无法割舍家里人,毕竟这一走,就要被宣布为叛军,家人都要受到牵连。

所以,最后表示愿意跟随张郃、高览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而且这些还是将官,军士的话会更少。

人嘛,越是在底层,所求无非是活着,有饭吃,家人在,问罪也是问官员,没理由牵连他们。

再加上白马一战,曹操还坑杀了这么多北国军,他们还是更愿意跟着袁绍的。

至于说粮草被毁了,那就跟着袁绍一起逃回北国去呗。

一番纠葛下来,真正跟随张郃高览的,几乎都是亲信,仅有四千余人,剩下的六七万人,都老老实实的朝着袁军大营退走。

张郃也是讲道义的,他没有立刻投曹,而是做出一副对峙之态,确保曹操没有去追杀那些逃往大营的军士,才派人前往送去降书。

闻听河北四庭柱的张郃高览要投降,曹操兴奋的要亲自出迎,这可是相当危险的举动,毕竟对方的武艺摆在那。

没办法,彰显诚意嘛。

“罪将张郃、高览来投,望司空不计旧仇!”辕门下,张郃高览两人单膝跪地作揖。

“哈哈哈,正所谓千军易得、良将难求啊,我得儁乂、进勇,大事可期,快快起来!”曹操笑的合不拢嘴,一手扶一个,握着两人的手,满面春风。

这真是天大的好事,这些日子以来,张郃高览的能耐他可是看在眼里,放在自己麾下,那也是可以当成头号大将来使用的。

尤其是痛失了乐进、于禁、李典这些猛将后,曹操实在太需要充实自己将军层面的人才了。

未能收获颜良固然是可惜,但能得到张郃、高览两人,不比一个颜良强多了?

而且,乌巢粮草被毁,又一口气折了河北四庭柱里剩下的两员,此时此刻的袁军,根本不可能还有任何的战意,纵使袁绍还有二三十万人,接下来也只能接受被追杀的命运。

好哇,好哇,允文这一个锦囊,真是堪比五十万大军,不仅助我扭转局面,还让我得了张郃、高览两员猛将,曹操觉得自己这次回去后要严刑拷打张汪庆祝一下才行。

“竟然未能攻破曹营?”袁绍最先收到的消息就是张郃他们没能得手,一时间心底冰凉。

如今粮草尽失,大营又未能攻破,军心动荡,可如何是好。

他慌了,从北国兴兵开始,颜良被擒、白马大败,他是生气,却并不慌张;到后来齐山兵败,又中连环计,折了文丑与十万大军,他依旧是没慌;甚至是乌巢被袭,他还能稳得住。

可这一刻,袁绍开始慌了,因为他终于意识到局面恶劣到了超乎自己想象的地步。

军营里这点粮草只够支应半个月的,大军撤退也需要至少半个月,可曹操他会放任自己离开吗?

若是全力以赴的追杀,最后会折多少人,可说不清楚啊。

“这张郃高览莫不是暗通了曹操,十五万大军连攻半月有余也攻不破几万人驻扎的曹营,这本就奇怪,昨夜曹操不在,精锐离营,他还攻不下来,这里头只怕大有文章!”

郭图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痛心疾首道:“主公,在下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曹操会知道我军粮草大营所在,为什么张郃高览率兵十五万却一直无法攻破他的营寨,现在明白了,定是这两贼子投了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