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放归(第2/2页)

有几人已经暗中投效大梁。

放他们回去,一是显示大梁的宽仁,缓和一下江东的敌意,二是提前铺垫,这些人见识过大梁的朝气,再回到暮气沉沉的江东,一对比,高下立判,将来攻打江东,说不定会势如破竹。

“慕容垂若是投靠苻坚,对大梁影响极大,陛下不可不防。”崔宏忍了半天,还是说出了口。

慕容垂背靠苻坚,那么此前制定的攻取河套逼降慕容垂之策,便失效了。

太原甚至会成为进攻关东的跳板。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李跃踱了两步,这个关键时候,又不能召慕容垂觐见,否则就是摆明了不相信他,反而逼反了他。

“臣有一策,可安慕容垂之心!”崔宏目光一闪。

一个“安”字,提醒了李跃,脑中瞬间有了想法,“哦?朕也有一策,不妨各自写在纸上。”

杨略取来纸笔。

李跃写下三个字,崔宏也写了三个字,两相对照,一模一样。

“陛下英明,正是慕容令!”崔宏一脸钦佩。

慕容垂这种人吃软不吃硬,越是逼他,造反越是坚决,所以不如放归慕容令,以恩义结之。

慕容令在邺城多年,李跃从没亏待过他,每次讲武堂议论古今都带上他。

慕容垂真要倒向苻坚,绝不会受一个儿子的影响,苻洪当年造反,也没管苻建的死活。

但如果慕容垂没有倒向苻坚,慕容令这个时候回去,一是显示李跃的胸襟,二是敲打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