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三秦(第2/2页)

但放在十六国环境下,设置丞相就是给后代挖坑。

董卓、曹操、司马昭、杨坚都当过丞相或者相国。

王猛为人,李跃自然相信,但问题在于,只要设置了第一任丞相,就有第二任第三任。

谁能保证后面几任丞相都跟王猛一样忠心耿耿?

三国其实已经解决这个问题,改为录尚书事,并非独立官职,而是兼领,能参政尚书台,与尚书令平齐,相当于群相制度。

出了这等流言,说明有人在推着王猛往前走,争取利益。

落在别人眼中,多少有些恃功而骄的意思。

国家大了,各种利益诉求很难统一,千头万绪,从古至今治理大国的难度就百倍千倍于小国。

所以很多势力,在崛起一半的时候,内部矛盾重重,遇上一点火星,立即分崩离析。

氐秦刚刚覆灭,梁国看见一统天下的曙光,各种利益诉求就开始背道而驰。

梁国到了如今的形势,外部已经不是大问题,问题在于内部各种势力……

“汝意下如何?”李跃直接反问崔宏。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梁天下,自然由陛下一言而决,臣岂可妄言。”崔宏拱手道。

这小子倒也油滑,知道这种事不能贸然发言。

“你小子长进不少。”李跃笑道,“不过王猛非是小肚鸡肠之人,不会因为灭秦之功而来要挟朕,此时按下不表,能镇关中者,非王猛不可,传令,加王猛都督雍凉秦三州诸军事,录尚书事,封清河郡公!食邑五千户!灭秦诸将,皆按功封赏。”

某种程度上,王猛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不过苻坚是天马行空,而王猛是脚踏实地。

李跃连从未封赏的郡公都封出去了,王猛应该知道背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