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封国(第2/2页)

“景略所言甚是,那就由尚书台选拔国相、长史、司马、以及诸曹从事和掾吏。”

封了国,等于一个小国,要有自己的行政班底。

“请陛下赐以国名。”跟王猛谈事就是爽快,什么事都能迅速敲定。

李跃想了想,“就叫秦如何?”

封国以秦晋魏为尊。

晋字被司马家玷污了,汉又被匈奴人弄黑了,思来想去,只有这个“秦”字适合。

秦在这个时代仍有巨大影响力。

葱岭以西诸国仍以秦称呼华夏。

其二,这些从秦凉迁徙过去的部族,对秦情有独钟,氐秦之后,还有姚秦、西秦,以及后来隋末的薛秦,连李二大帝都是秦王。

李跃心中就三个合适的国名,秦、夏、魏。

夏、魏以后准备封在高句丽或者漠北。

王猛对此并不在意,一个封国名字而已,“天山以北甚大,还需划分郡县。”

在内为州县,在外还是实行郡县,便于分化管理,又不至于太碎片化,能抵御北面威胁。

只有划分了郡县,才算真正实际占领。

李跃一直认为七河流域的丢失,是华夏莫大的损失。

“从东到西,七河改名秦、楚、齐、赵、燕、魏、韩,开分四郡,开业、兴龙、抚天、长云。”李跃虽是武夫,但早年也读过几本书,基本的文化水平还是有的。

不敢与汉武帝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相提并论,但至少比河湟的破羌、临羌、定羌这些地名要强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