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识时务(第2/2页)

“万岁!”

桓豁还没说话,城上的守军早已欢呼起来。

“人心向背,一目了然,陛下非是胜在战场,亦非器械,而是胜在人心。”桓豁拱手道。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桓豁真豁出去了,凭借内城的粮食,死守十天半月,还是能做到的。

投石机不是万能的,也会损耗。

十天半月之后,桓温的援军说不定就到了。

不过就算桓豁想死战,晋军士卒未必愿意,这场大战的胜负,其实早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决定了。

“人心即为天命,桓将军顺天而行,有功于华夏,封宜城侯,升镇南将军,汝州刺史。”李跃厚赏之,做给江东看。

也不知道桓温知晓桓豁投降后,会怎么想。

忽然心中一动,想起几日前桓温莫名其妙的那封信,隐隐感觉桓温似乎早就放弃了襄阳,放弃了荆州,所以提前打个招呼,善待襄阳城中的桓家人。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是这时代士族的常规操作。

桓温即便起兵造反,也不是十拿九稳。

当年王敦比他声势强多了,还是被江东士族们联手玩死……

李跃心中顿感无比荒诞,那些英勇守城的晋军,算是白死了。

但这个时代,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

“多谢陛下,如此厚封,臣实不敢领受,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此战臣心服口服,只愿做一富家翁足矣,以免遗笑天下。”

桓豁这话一出口,李跃基本能确定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在荆襄和建康皇位之间,桓温选择了后者。

早在二十年之前,桓温就已经钻进牛角尖里面出不来了。

“既然如此,镇南将军,汝州刺史可免,改升太常,宜城侯不可推辞,此乃朕之心意。”李跃从其所请,将他高高供起来。

“臣、领命。”桓豁拱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