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章 最后的机会(第2/3页)

让他们做事,那是不可能的。

给他们一定的利益,然后,他们就可以躺平,美滋滋的过山水田园酒肉管饱的生活了。

然而,王谧的出现,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个重大的挑战。

这个人,原本和他们是同一个战线的,根本就不需要做出任何的努力也依然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结果呢?

他却要投身行伍,去做什么大将军,去打仗?

他原本就是顶级世家的子弟,对于世家最讲究什么,最在意什么,他是最清楚不过的。

结果他还能堂而皇之的反其道而行之,这就表明,他是完全已经想好了,才这样做的。

他的目标,非常的宏伟,根本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揣摩得到的,当然了,现在大家基本上已经看清楚了。

就是要再上一步嘛。

这样了解世家运作规则的人物,居然背叛的世家,想要自己当皇帝,这种事情,大家如何能忍?

如果王谧大刀阔斧的整顿,那必然是切中要害的,绝对不是随便说说。而众人也知道,相比之前的那几位企图控制朝廷的人,王谧绝对是更加危险的存在。

那些人虽然闹腾的厉害,但那不过是大晋内部的纷争,他们想要追求的,也只是控制大晋而已。

而王稚远呢?

他可不只是想要控制大晋,他还想给这个朝廷换一副招牌。这样一来,那些原本闲闲无事只需要出生就可以确定过上好日子的世家子弟们,他们逍遥的日子还能不能继续下去,可就要画上一个问号。

面对这样的局面,众位兄弟们也不是没有怨言,也不是不想想办法,但是,北府兵还掌控在王谧的手里。

他现在的力量,可以说是空前的强大。

他可不只是掌控了朝廷,他还掌握了军队,这样的强势人物,谁能招惹的起?

就算是把朝廷上现有的大臣们都绑定在一起,恐怕也不是他的对手。

再说了,以往大晋也已经受够了外患未息,内战又起的尴尬局面了,那对于自己这边的力量消耗也是显而易见的。

同在一方水土上生活,对谁都没有好处。

而现在,王谧已经把自己的目标阐述的很明确了,他是一定要兴兵北伐的,这是拦不住的。

那么,对于他们这些剩下的人来讲,要么,就保障后方,不起纷争,要么,就趁着境内空虚的时候,抢夺权力。

但是,真的可以这样做吗?

这个心理压力还确实是有点大。

按照正式的历史发展,这个时候猛然跳出来的,就应该是看似乌合之众,实际上为患也颇深的天师道了。

然而,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一股力量就几乎被王谧连根拔起了。

他们的主帅,孙泰之流已经被王谧清除,虽然还有余孽,但是已经失去了头脑的领导,变成了无头苍蝇。

根据一段时间的观察,已经是无法再掀起波澜了。

已然是废掉了。

当然了,只能说他们现在搞事的那个能力是被斩灭了,至于其他的,还需要再接再厉。

在南境,崇敬天师道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俗,以至于很多达官贵人也对它趋之若鹜。

虽然可以削弱它的力量,但是想要彻底根除,还需要做更多的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

但是,天师道掀起的内乱,对于朝廷上的各位大臣来讲,都是可以接受的。

反正那与他们无关,如果牵制了王谧北府兵的力量,也不是他们干的。

但是,如果让他们自己去这样做,那就有点压力了,至少道义上不是那么的站得住脚。

事情是这样的,谁让琅琊王这一次气势如虹,仗打的那么好呢?

要知道,在大晋对北方的各种战役当中,这种一连及胜,几乎是指哪打哪的战绩,基本上就没有过。

你知道的,难度太高了。

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你看人家王稚远那么能干,仗打的那么好,你好意思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扯他的后腿吗?

你也不好意思。

这个时候的状态和桓温那个时候还有所不同,那个时候,虽然前期打的是不错,但是,后来是桓温自己萎靡了,不能再把战绩扩大一步,等到他退守江东,自然就只有接受各种审判的份。

因为他前期北征之前表现的过于强硬,海口夸的过大,能力又跟不上,以至于,北伐开始之后,其实朝廷上的很多人都并不是在给他加油鼓劲,相反,还是在等着看他桓宣武的笑话。

哈哈哈!

最后怎么样,果然还是扑街了吧!

早就说了北方那些城池,他们大晋根本就打不下来,完全不是对手,他还偏偏不相信,怎么样,完蛋了吧!

那个时候,大家都是抱着看好戏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