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3/4页)

若此时下令攻城,无疑是在用一万六千人的性命,去为连城那三千人收拾烂摊子,最终胜负、能活下来多少人,那得赌天意。

这是卫朔望独当一面统帅三军的首仗,若最终战败甚至全军覆没,他就得背负“统兵无能”的恶名,此生再无机会被启用了。

他与之前的李胜将军不同,他没有一个高贵显赫的家族能替他的失败善后托底。

他唯一的后盾是李恪昭,若然此战未能拿下积玉镇,李恪昭自身的处境都不会好到哪里去,又何谈保他?

身为主将之一的连城,因一时热血上头,没有顶住部属高涨但盲目的斗志裹挟,将整支大军及他的顶头主帅全架在了火上,进退不得。

“司金枝听令!整合三军,今夜攻城!”岁行云抬头仰面,以掌捂住眼,决绝道,“金枝、明秀,还有……飞星。若此战败了,将来被追责时,你们都要记清楚,攻城令并未主帅卫朔望本意,而是督军岁姬任性妄为,越权下达!”

绝不能让卫朔望倒在名将之路的第一步,他是后世兵家学子的启蒙先师。

师有碍,弟子服其劳。此战若胜,功归卫朔望;若败,污名由弟子岁行云来背!

*****

攻城之战从三月十七夜打到三月二十。

这几乎是不成功便成仁的一战,所有人都倾巢而出,包括主帅卫朔望,也包括岁行云。

也是无法之下的办法。拼死决战,士气是关键,“大家跟我冲”,永远比“大家给我冲”来得有效。

刚开始攻城时,岁行云有那么点恍惚。

兵家先圣卫朔望,团山屯军的两位缔造者司金枝、叶明秀,光这三个名字同处一场战役中,就足被载入战史大书特书。

可她上辈子在后世,却从无印象读过“积玉镇之战”。是史料散佚?还是这战败了?

这疑问未能持续多久,一次次冲锋攻城换来越发惨重的伤亡,这让岁行云杀红了眼,哪里还记得什么疑问。

好在之前的练兵未白费,同时城中百姓也因早前抢粮之事对入侵的代国守军有所积怨。

听闻有本**队前来攻城收复失地,便有部分百姓想方设法在内接应。

三月廿一清晨,经过三天三夜激烈的攻城战,守军亦是元气大伤,城内百姓终于寻到机会,以沉重代价帮忙打开了东城门。

岁行云与司金枝、叶明秀最先冲上城楼。

跟在她们三人身后的一众男兵卒大开眼界又心惊肉跳,总算明白这世间不但有女子能为将统领他们,还比他们更能打。

真到你死我活的时候,这几个女子半点没有他们想象中的心慈手软,不服不行。

岁行云的长刀与司金枝的随身弩联手,其威锐不可当,带人冲在前,将城头的小股守军杀得个东倒西歪、溃不成阵。

而身形娇小,不太引人注目的叶明秀趁乱上前,于混战中靠近了代国守军主将康世元,猝不及防卸掉了他的胳膊。

康世元也算个硬骨头,虽两条胳臂不能动弹,却仍不肯认输投降,抬腿正中叶明秀腹部。

叶明秀本就娇小些,毫无防备之下被他拼尽全力一踹,整个人立刻凌空飞了出去。

岁行云在混战中仍旧眼观四路,康世元抬腿的瞬间她就瞧见的,只是没能立时摆脱面前几个小兵的缠斗。

当她赶到康世元跟前,正是叶明秀被踹出去的瞬间。

叶明秀也是命贵自有天佑,被踹飞出去时,后头正好有几个同袍齐齐以身挡住她,这才幸免于从城墙跌下去粉身碎骨的惨剧。

岁行云手中长刀挥舞,格挡着小兵们的劈杀,同时原地一个腾跃,再落下时双脚狠狠踩在了康世元的脚踝上。

她甚至觉得自己仿佛听到了脚踝骨碎裂的声响。

眼见主将被废,城头小股守军立呈溃败之势,放下兵器,跪地俯首。

康世元被生擒的消息很快传下了城楼,双方士气高下立变。强撼北门杀进城的卫朔望得了讯后,立即命花福喜带人准备着手接收残兵。

岁行云将长刀立于身侧,支撑着早就精疲力竭的身躯,软软对司金枝与叶明秀扯出一抹如释重负的苦笑。

虽付出了本不必付出的惨烈代价,到底还是收复了积玉镇,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

李恪昭是当日黄昏之前赶到的。

彼时战场还遍地狼藉,血腥之气随处都是,卫朔望与司金枝还带人在满城清理、追剿顽抗残兵。

叶明秀在城中忙着抢救伤者,花福喜则在北门附近与大家一同将阵亡同袍的尸身寻找出来。

大家都很忙,也很疲惫。

苦战三日三夜,吃得少睡得少,此刻一个个都和木偶娃娃似的,没有太多情绪。

正与同袍一道艰难抬着阵亡者尸体的花福喜认出李恪昭,只稍稍屈膝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