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伟大的事情

华夏电影,如果以导演来分的话,可以分成六个时代。

那是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整个华夏社会正在动荡,封建与进步正在交织,很多人不满足书写、戏剧表演渲染艺术,开始追求另一种名为“电影”的新形式,拍的电影大多是默片,讽刺封建、讽刺社会现实……

那一批导演,算是华夏电影值的尊敬那一批奠基人。

后来……

时间来到了60年代。

第四代导演……

基本上都是6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拍的电影大多是“丢掉戏剧的拐杖”,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结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

第五代导演,则是他们遭遇过华夏一些时代的变迁,也曾吃过很多苦,当过知青下过乡,甚至有些靠着卖血来维持电影艺术。

因为苦难,所以拍出来的东西大多带着一些社会上的隐晦,只是这种隐喻更含蓄,表现的内容也开始结合了中西……

然后……

到了第六代!

这个世界的第六代导演,看到了欧美文化的入侵。

他们大多都是去海外留过学,看到的都是海外的繁华盛景,然后因某些原因回国……

在欧美文化的熏陶下,为了拿奖,为了在国际上有所地位,为了所谓的【国际大导演】,一些导演不自觉就变成了拍“讽刺华夏揭露伤疤”的地下导演,然后,渐渐将丑化,变成了一门艺术。

而国际上,一些评委,不知道是不是受神秘力量的驱使,亦或者,觉得这就是他们眼中的艺术……

其千禧年开始至今,华夏很多谄媚洋大人的电影,被挂在了殿堂之上,成了模板……

……

阳光渗着窗户,透了进来。

照在了张胜的办公桌上。

辛晓琪的U盘就这么摆在桌上。

张胜望向窗外。

语重心长的声音说完了以后,便闭上了眼睛。

辛晓琪看着张胜的背影,心中略有不甘,有那么一刻,她突然对张胜无比的陌生。

她曾经以为,自己很了解张胜,更了解【南加州国际电影金像奖】……

她觉得这是张胜商业布局里的一个手段,品牌商的广告费、一千万一场的电影放映费、无处不在的圈钱方式,一切的【艺术】、一切的【权威】都是为了金钱而服务。

但,这一刻,似乎渐渐得不太一样了。

然而,她依旧带着不甘心。

“张总,您怎么决定,怎么安排,我都无条件服从,但是,我并不觉得一部电影,就是一场文化战争!”

“……”

“艺术的本质,就是一种极致、美到极致是一种艺术、丑到极致是一种艺术、甚至,坏到极致也是一种艺术,艺术它本身就是自由的,它需要更多,也需要更广袤的表现方式,自然而然,艺术便是没有国界,是全人类共同追寻的一种表达方式……”

“……”

辛晓琪很认真地看着张胜的背影。

《红玉米》这部电影没有参展,她顶多是有些遗憾,觉得自己愧对前辈的嘱托。

但,一种思维理念上的纷争,却实实在在地让她无法接受,她甚至一度觉得张胜封建、闭塞、夸张。

“你去过欧美吗?”

“去过……”

“你有去过欧美多少地方?”

“很多地方。”

“他们光鲜亮丽吗?”

“很光鲜,也很亮丽,与此同时,所有人都彬彬有礼,就像一个绅士……”

辛晓琪看到张胜转过头,淡淡地看向她。

面对张胜的眼神,辛晓琪并没有避让,因为在她心中,她做的一切事情本身就是问心无愧,也是自己认知里最正确的一件事。

说完以后,她甚至又补充了一句:“张总,华夏电影想要崛起,就应该更包容!我始终觉得,我们【南加州国际电影金像奖】是一个更包容的奖项……它包容区别、它多姿多彩,甚至,它更加的灿烂,真正走向国际,让更多的海外电影人认同……”

“你们电影学院课本上面的知识,都是源自于哪里?”张胜没有回应,突然问道。

“源于西方,电影,也是源于西方……”辛晓琪回答道。

“所以,很多潜移默化的规则,我们不由自主地就偏向了西方,觉得西方的一切,都是真理,然后,无数的价值观,开始不由自主地靠向了西方,渐渐地,一些本该挺着的脊梁,在潜移默化中,便弯了,一些膝盖,便跪了,【柏林】、【戛纳】、【奥斯卡】、【威尼斯】一个个国际上声名显赫的电影节,在西方的意识形态下,以奖项,裹挟着华夏电影的主流,让华夏电影,按照他们的意愿拍,才能获奖……”

“……”

“华夏电影获奖以后,在国际上放映,被无数人所看到,然后,看完电影的很多人便越觉得华夏野蛮、贫穷、眯眯眼、断了脊梁……甚至无数人,都下意识地以为,华夏处于6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