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陈阿娇(第5/6页)

只是,少府令虽说也是秩比两千石,也是九卿之一,实际上呢,这个职位更多的其实算是天子家奴,在朝政上头呢,发言权并不大,他要是这个时候跳出来表示反对,只怕其他人就要群起而攻之了。

汉朝少府虽说比不得秦代的少府一般庞大,但是也是个体量很大的怪兽了,对少府虎视眈眈的人很多,历代丞相都眼红少府的收益,恨不得从少府肢解一块下来收到自己怀里。因此,真要是抓住了少府的什么错处,肯定会穷追猛打。

因此,尽管心里头简直如同刀绞一般,少府令还是得在那里老老实实喊着太后仁慈,太后圣明之类的话。

舒云呢,自然不可能真的将少府当做是冤大头,实际上呢,舒云早就想好了,她会将少府变成一个用于调节宏观经济的政府部门,因此,对少府的改革,其实也是非常深入的。

因此,等到退朝之后,舒云就直接给了少府令一张计划书,这一位一开始还以为又要出血了,等到看了一点儿之后,就差点没激动得晕过去了,这分明是给少府送钱啊!

刘彻当年废除了原本的四铢钱,三铢钱,开始推行五铢钱,而舒云呢,这会儿已经准备彻底收回私人铸币的权力,然后利用行政手段,让五铢钱真正取代市面上那些乱七八糟的货币。

而在这个过程中少府就会承担央行的角色,铸造货币,并且推行健康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财政赤字,其实是有利于国家的健康运营的,当然,在这个物资并不是那么丰裕的时代,需要的就是将货币转化为大量的物资储备,以应对那些可能发生的糟糕事情。

这还只是个开始,原本少府在墨家那些残留子弟的帮助之下,已经开始研究出了不少好东西,甚至,已经恢复了秦代时候一些已经失传几十年的工艺。但是,这种纯粹的手工艺是很难进行工业化的,舒云要的是标准化工业化流水线生产,那种生产效率太低的东西,用来制作奢侈品可以,如果不能提升生产效率,那么,也只能就是保留工艺,作为特色传承,而不能真正推广下去。

舒云呢,如今已经开始下令少府将后世那些矿山都给买了下来,然后呢,准备在这个时代,大炼钢铁,横竖她手里头有着相对成熟的技术和工艺,将原理和图纸交给那些墨家子弟,那么,他们很容易就能将这些变成成品。

有着足够的钢铁,然后再有相应的技术,很容易就能够制作出先进的工具出来。

舒云并不希望在大汉搞出什么羊吃人之类的事情来,所以,即便不能一步到位,也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人工的依赖,那么,让工具变得更加先进,更加高效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了!

而这些呢,舒云干脆都交给了少府,少府令只觉得自己在这本册子上,慢慢的都是嗅到了金钱的味道,眼珠子都变红了。

不过呢,舒云很想告诉他,你高兴得太早了,事实上,舒云已经打算将少府的一些职能剥离出去,另外成立一个部门来,少府如今太庞大了,庞大到舒云有些不放心。

少府令现在可没想到那么久远的事情,比起先帝来说,太后虽说花钱也很厉害,但是,太后挣钱的手段更加厉害,少府作为一个完全为皇室服务的机构,原本给皇帝花钱就是应该的。只不过在之前的时候,少府挣钱的本事更厉害,所以,府库里头堆积了大量的钱财,还有大量的物资。

但是任谁摊上刘彻那样,上台之后就大兴土木的皇帝,再多的钱也经不住这么用。孝文皇帝是有名的简朴,后宫里头的后妃都得自己织布做衣服,裙子都不能拖到地上。而孝景皇帝呢,比起他父皇来说,稍微能折腾一些,但是正常情况下,依旧花钱并不是非常奢侈,也没搞过什么大工程。最花钱的那一次,不过就是为了镇压吴楚之乱,但是很快呢,少府又从吴楚之地捞回来了。

两代皇帝留下的底子非常深厚,库房里头的铜钱堆积得连绳子都朽烂了,但是刘彻上台之后呢,要养兵,要扩建上林苑,要修建宫殿,总之,就没有过消停的时候,等到先帝驾崩,少府这些年铸造的各种金器,还有各种其他的冥器摆设之类的,几乎也都一块跟着陪葬下去了。

等到太后当政,少府几乎是要欢呼雀跃起来。以前太后还是皇后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出了她点石成金的能力,不管是纸张还有调版印刷术,这些都为少府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少府因为掌握的资源很多,能够将成本压缩到一般的商人根本不能想象的地步,所以,即便造纸术后来流传出去了,造出来的白纸也没有少府的纸好用,价钱也降不下来。

至于面食的出现,少府倒是没在里头多挣什么钱,但是少府能够干别的啊,少府直接在上林苑中架设水车,还有水力推动的磨坊,水力不比人力,几乎日日夜夜都能使用,每时每刻都能够磨面,所以,之后呢,就有意识到了面食美味的列侯,还有关中的公卿地主们,开始掏钱让少府帮忙修建水车磨坊,水车可以灌溉土地,磨坊可以磨面还有磨豆浆,点豆腐。光是这些,少府就赚了许多。